|
|
|
|
红苕街 红苕街在今兴家仓与北马道间,呈东西走向,因街的西端有“麻园”一处,具体位置在今“红旗小学”。清道光年间,知安康县事的陈仅在此“麻园”为民示范栽种红苕而得名。今名“龙窝街兴家仓巷”不知出于何种考虑? 陈仅,字余山,浙江鄞县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知紫阳县事,十九年(1839)知安康县事,二十一年调离,三十年复任安康知县。任内颁布有《劝谕广种红薯晒丝备荒示》,并撰写有《劝民种薯备荒六十韵》。 红苕,本名甘薯,又名红薯。原产美州,公元1492年,哥伦布航海时把它带回西班牙栽培,后又由西班牙引种到吕宋。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我国福建商人陈振龙不顾统治吕宋的西班牙当局的严密封锁,设法将其引进福州栽培。此后近二百年间,陈家先后七代人致力于红苕的种植与普及推广,直到乾隆五十一年(1786)才获得“恩准”,而此时红苕实际上已在我国南方不少地方不胫而走了。上海的徐光启,广东的林怀芝都为红苕的推广种植倾注了心血,作出过贡献。 红苕在我市的推广始于紫阳,接下来便是在安康(今汉滨区),推广者是来自于南方的陈仅。他以诗歌的形式撰写《劝民种薯备荒六十韵》,用以宣传种植红苕的好处。并颁布《劝谕广种红薯晒丝备荒示》晓之以理。尤其是他的“备荒”说,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末与六十年代初得到证实。“困难时期”饥饿难耐仅凭“勒紧裤带”不行,靠的就是以红苕作为主食来填饱肚子。也不知道能变成大米、细面的稻子和小麦都长到哪里去了,反正口粮的大部分供给是红苕。那时红苕的品种也很多,白心的“洋红苕”,顺手把泥一捋,放在嘴里就啃,脆生生、甜滋滋简直如甜地瓜;红心的“火红苕”,蒸熟后热腾腾,面乎乎似糖粟子。还有“大红袍”、“农林四号”等等,反正“早上蒸红苕,下午红苕蒸;晚上想吃点儿,再煮红苕片儿”的顺口溜很是流行。 吃红苕勿忘栽培红苕的人,“红苕街”大约就是要我们铭记红苕的引种和推广者。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