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黉学巷 黉学,古代学校名。黉学巷,顾名思义,就是里中去学校的道路,新、旧二城皆有。 新城黉学巷在今府学街与文昌路间,因其巷名至今仍在沿用,故为人们所熟知;旧城黉学巷在今古楼街与当铺巷间,因其名久废,除了当地的老住户外,很少有人知晓此间亦为黉学巷。因此就使得相当多的人,常常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待历史。如1989年版《安康县志》将现存于新城的文庙,定位于元代建筑;后又被《安康艺文大观》拿来,在向人们介绍元代金州知州郑均的《重修文庙记》时作为注释,致使影响加深。难怪有朋友在《安康小巷故事》中,将旧城的“黉学史”附会在新城黉学巷。 新城是明万历十一年(1583)后才开始建,且此时的安康已由“金州”更名为“兴安州”。明人伍福《重修儒学碑记》立石于明成化十一年(1477),所言学校建置为金州。元人郑均《金州重修文庙碑记》立石于元至正十年(1350)。何况《兴安州志·学校志》早已记述明确:“文庙,在州治之南崇道街(今古楼西街)”。“儒学,在文庙西。”故《安康文庙沧桑》所言:“安康元代文庙建在旧城,而不是新城”的纠错,无疑是地域文化研究中,用“心”读书的结果。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