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篦子巷 自“东门”内沿着城墙边北行,为前两节曾提及的“暴家巷”;向南行可通往今古楼东街,是本节所要话及的“篦子巷”。篦子,齿很密的梳头用具,把它作为巷子的名称来用,是人们对“毘子”的误读,继而又想象讹传的结果。毘(pí),也作“毗”,联接的意思,如毗连、毗邻。子,老师。南朝·梁·皇侃《义疏》:“子是有德之称,古者称师为子也。”如“子曰”,义即为老师说。亦可作为对男子的尊称,如称孔子、墨子、老子、季文子等。《谷梁传》宣十年:“其曰子,尊之也。”晋范宁注曰:“子者,人之贵称。”故将读书之人亦谓之“学子”。毘子,与学校(老师、学生)毘连、毘邻也。今将“毘子”作“篦子”,意思截然相反,更缺乏文化内涵。 早先,这一带原本并不成街巷。自“东门”内顺着城墙南行,仅入口处的西侧住有几户人家和一“清真古寺”,再向南边走是“府城隍”等七个道家的庙宇,行人便在这些庙宇的围墙外与城墙间,不足一米的狭窄的过道中行走。整个“巷子”北起东大街,南至今古楼东街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街巷,因而,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名称了。唯有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的“清真古寺”五层六面光顶体的“邦克楼”(译音),宏伟壮观,可谓是1983年洪水前安康城中的“标志性建筑”。直到民国三十年(1941),随着巷内住户的增添,尤其是在“府城隍”等庙宇中办起了学校(安康县中)后,巷子的北入口处才悬挂了一块书有“毘子巷”三个大字的过街路牌(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末,在拆除“东门”及其城楼的同时,因该路牌的东端无有了悬挂的依附物,故被拆卸下来后就没有再安装了)。 1949年7月,在“牛蹄岭战役”的准备界段,民国陆军第27军军长李正先,将其军部移至“安康县中”并封闭了该巷子的南段(如今能够通向古楼东街的这段路是1983年洪灾后重建拓开的),使得此后的“毘子巷”由北向南只能通至“清真古寺”南侧的另一小巷道拐到今古楼街。后又因此小巷道的大部分路段,都是沿着“清真古寺”的南围墙行走的,故此巷道又被人们称之为“寺道道儿”。此道道儿内原有一“丽泉浴池”,即是面向于抗战时期迁至“安康县中”内的“国立四中”的师生们而开设的。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