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堰塘巷 堰塘巷在纱帽石口以东,先为南北走向至城墙边,然后又拐向东至小北街的小北门附近。因在此巷子的西北拐角处,有一熬硝用的蓄水堰塘故得有此名。 历史上的堰塘巷基本上只是一个行人通道,仅在巷子两端通道的交汇点,即堰塘边上住了几户人家。除了这个堰塘外,再就是北尽头的城墙边还有个土地庙。因其地处包括大北街、纱帽石在内的旧的第四保,故香火较旺。庙门一联写得更妙:“土主五行生万物,地兼三才育黎民。”每至春、秋两个社日。即立春(秋)后第五个戊日,时当春分、秋分前后,四邻纷纷结综会社(间或也有四时致祭者)。其他反映在社会生活上的话题,便是用堰塘之水“熬硝”了。 熬,用火久煮。硝,矿物名。分硝石与硭硝两种。硝石的成份是硝酸钾,可制火药;硭硝的成份是硫酸钠,并含有食盐、硝酸钾等杂质,可以鞣皮子。即民间所说的硝皮子,亦可制火药。宋应星《天工开物》说硝“专产西北。若东南贩者不给官引,则以为私货而罪之。”又说“硝质与盐同母,大地之下潮气蒸成,现于地面。近水而土薄者成盐,近山而土厚者成硝。”“文革”以前,安康城中的住家户,多用以燃烧使用过后的乏炭渣打土墙。打,方言用语。义即修筑。此种土墙受潮气的影响多生硝,隔上一段时间取之以供熬炼,曾为城内主要产业之一。方法为,先自墙皮刮取发白之土,入缸内用水浸泡一宿,再撇去面上秽杂浮物,然后将浸泡之水入釜煎炼。硝化水干,倾于器内,又经过一宿即结成硝。其上浮者曰硭硝,硭长者曰马牙硝,含杂质较多者为朴消。欲去杂还纯,再入水煎炼。加入几个萝卜同煮熟,倾入盆中,经宿结成白雪,则呼盆硝。改革开放后,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化工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昔日熬硝所备的堰塘早已作古,唯堰塘巷还保留着历史的记忆。而“硝房”皆退出了化工行业的历史舞台。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