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举办丧事期间所播放的乐曲,被称之为哀乐。其曲沉痛、肃穆、催人泪下。此曲源于中国民间乐曲。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深入民间采风,一次系党支部书记关鹤童等四人到达米脂县,收集到一首曲调哀伤的民间乐曲。后在整理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记谱版本,一为商调式,一为羽调式,但曲调完全一致。此曲最初只有曲调,没有曲名,采风者为之命名《追悼曲》。关鹤童同志收藏的油印本《追悼曲》乐谱,即现存《哀乐》最早的乐谱。 《追悼曲》首次演奏是用来祭奠刘志丹英灵的。当时音乐工作者编配了民乐队谱,并填上了歌词,临时命名为《公祭志丹灵》。新中国成立后,此曲仍为“哀乐”使用,由军乐团编配了军乐队谱。演奏中放慢了速度,加强了音调起伏、强弱对比,如此再创作,哀乐情调大为增强,哀恸气氛更加浓郁。由于歌词的局限性,不好再用,只好保留曲调,删去歌词。从此,大凡国人去世,便约定俗成,播放《哀乐》寄托怀念之情。这曲国家《哀乐》,至今尚无法定名称,仍谓之《哀乐》。 (《西安晚报》1997年4月10日)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