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道光年间,山西稷山县人马金定兄弟二人来岐地经商,几年后兼营挂面,生意兴隆,获利颇多,遂开设顺天成作坊,并聘县内北太慈村郭世魁、孔治海为面匠。他们专选前茬苜蓿地长出的“紫麦”做原料,制出之挂面柔韧爽口,声誉大震。咸丰时县城附近经营此业者颇多,制作工艺愈来愈精,尤以城南四崖头村最为著名,地方官吏将其列为贡品。每年按例向朝廷进贡。传说慈禧太后喜食岐山挂面,常命御膳房按法制作。有次慈禧太后派李莲英催讨,偏偏这次煮面厨师打盹,醒后锅里水已煮干,厨师吓出一身冷汗,急忙从火上端下,谁知揭锅一看,竞未煮烂,别的厨师为他庆幸道:“多亏是岐山挂面,换成别的,早成了一锅浆糊,非让太后砍了脑袋不可。”事后这个厨师专门托人送了两丈黄绫给顺天成号,感谢岐山挂面救命之恩。1931年,岐山挂面远涉大洋,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万国博览会,深为华侨们赞赏。有人曾编顺口溜述其事:“挂面分细宽,好吃且美观,参加博览会,来到旧金山。”当时全县以此为业者多居乡间,计120家,每家每日可挂小麦4斗。每年深秋和冬季制作,年产百万余斤,行销陕、甘两省。解放后经营者锐减,逢年过节民间制作多以自食、馈赠为主。个别生产队虽集体加工生产,亦因选料不精,工艺简略,致使产品质量远不如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体制改革,挂面生产恢复,产量逐渐回升。至1982年县内除四崖头外,马江乡小营村、蔡家坡镇薛家村等相继成为主要产区,并涌现出挂面专业户,年产量达40余万公斤。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