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七夕节与牛郎织女传说,在西安市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珍贵的现实文化元素。位于该市长安区斗门街道办事处的昆明湖遗址、牛郎织女石雕和石爷庙、石婆庙代表着西安七夕传统古远广阔的历史文化空间,牛郎织女传说的形成与传承,七夕节的兴起与发展,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历史轨迹。今天的斗门镇一带,依然保留着许多传统的七夕民俗活动。这里有正月十七和七月初七的大型石婆庙会,有完好活跃的织女信仰和牛郎织女传说。七夕节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春节等并列为我国六大传统节日。长安牛郎织女传说已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申报国家级名录。 1.西安七夕节的历史文化空间。公元前120年,汉武帝为操练水军征讨西南诸国,在都城长安西南西周灵池的基础上开凿了方圆40里的昆明池。昆明池的修建,还妥善解决了长安城的供水问题,使之成为一个充满灵气的城市。汉武帝也常在此泛舟游乐登楼赏景。清代北京修的昆明湖,作用就与汉昆明池完全相同。 汉武帝在开凿昆明池时,模仿牛女二宿隔着天河遥遥相对的情景,在昆明池的两侧,各立一座牵牛、织女石雕,象征天上的星辰来到人间,从此,神话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第一次有了具体的形象。织女石雕现在长安区斗门棉绒加工厂内,牵牛石雕现在斗门南沣村和常家庄交界处,相隔约1.5公里,1956年被列为陕西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牵牛石雕高258厘米,右手置胸前,左手贴腹,身体呈跪状,上身微微向左扭转,大眼阔鼻,表情朴实憨厚;织女石雕高228厘米,上身微微向右扭转,浓眉大眼,表情忧郁,作笼袖罢织的姿势。他们相互遥望,却无法相会,默默地诉说着相思之苦,正像《古诗十九首》中描绘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汉河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昆明池畔的牛郎、织女石雕,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传为两位神人,尊为“石爷”、“石婆”,公元798年修庙设案供奉,千百年来香火一直很盛。北宋宋敏求在《长安志》中写道:“唐贞元十四年置石父庙”,其“石婆庙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昆明池右”。据文献所知,这是我国最早的祭祀牛郎织女的庙宇。 古代长安城作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为七夕节的兴起、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文化空间。《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是古代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七夕活动的记载。到了唐代,七夕文化臻于鼎盛,形成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唐玄宗非常重视七夕,在宫中建造了一座高达百尺,可容纳数十人的乞巧楼。每至七夕在此欢乐达旦,引得民间争相仿效,更加风靡普及。崔颢诗云:“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执针线。仙裙玉佩空自如,天上人间不相见。”就是对当时长安七夕盛况的真实写照。 2.西安七夕节的现实文化空间。石爷庙、石婆庙从古到今,历经沧桑,几经毁损和重建。据当地老人讲,石婆曾埋在地下,大约在清朝的时候,被一场洪水冲出半个身子,这场洪水才得以退却,人们认为石婆拯救了一方人。因此,有人用土坯为石婆卷了一个洞。民国初年盖了三间大殿,“文革”期间被拆毁。80年代当地百姓自发重建石婆庙,前后两个大殿,占地10余亩。 石婆庙现在每年有两次大的庙会活动,一是农历正月十七前后,当地传说是牛郎织女结婚的日子;二是在农历七月七前后,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石婆庙会活动一般持续三至五天。香客以陕西关中居多,远至甘肃、山西、河南等省,高峰时每日多达数万人,敲锣打鼓、扭秧歌、耍社火、放鞭炮,非常热闹,和春节相比毫不逊色。相比之下,石爷庙香火却显得比较冷清,虽然历史上也曾辉煌过,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在一间十分简陋的小庙内。 庙会上的善男信女各有所求,主要有求子嗣、求婚配、求财富、求长寿、求病愈、求增福等。他们认为石婆能和观音菩萨一样大慈大悲,解脱烦恼和痛苦,有求必应。石婆会看病,是远近闻名的,据说身上哪不舒服,只要在石婆相应部位摸一下,病就会好。在石婆像前,青年男女则向石婆烧香跪拜,祈求婚姻美满,祈求心灵手巧。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