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AD] 史阙疑是清朝乾隆末年的贡生,陕西韩城渔村人,生于乾隆三十年(1766),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55岁。 史阙疑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他举第不仕,甘为布衣,抱打不平,抑强扶弱,一生和贪官恶吏作对,终世与劣绅地痞为敌,因而作为官吏的县志只字未载,反以“正材不足,斜材有余”相诋毁,正是这位不齿于官绅的人物,反而得到人民的尊敬与颂扬。人们把他奉为智慧与正义的化身,称他为徐文长和阿凡提式的人物。他才智卓越,胆识过人,手法巧妙,语言泼辣,常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超人机智的手法,使奸佞退缩,恶棍敛迹,达到扶弱抑强,为劳动人民出气解恨的目的。他的事迹随着当地商人的外流,逐渐扩及到甘肃、宁夏、青海、山西、河南等地,经过相互传说和人们的津津乐道,遂形成了“脍炙人口”的口头文学。仅韩城市文化馆1982年的民间文学普查,即收采史阙疑故事近200篇,兹选录数则,俾可窥一斑而见全貌。 其一 震惊考官 史阙疑在古都西京饱览古城风貌,遍游长安八景,眼界开阔,见识剧增,欣愉之情,不消细说。把进考之事,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开考了,他才慢条斯理地进入考场。虽是初出茅庐,但却胸有成竹。 试题出来了,作文题是“在明明德”。他一看便知到这是四书《大学》篇中的话。原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些文章,他早已熟读成诵,含义也了如指掌。可面对现实,他决意不按原文写。朝政日渐腐败,民不聊生,科场舞弊,八股文太死,不知坑害了多少有识之士。他胸中愤懑之气犹如山洪爆发。决意“以子之矛,刺子之盾”。想到此,他提笔针锋相对地写了四个大字: “余怀清德”。 史阙疑须臾之间就交了头份卷。全场秀才们惊讶的目光一齐向他投来。人人心中一震:这“后生可畏”啊!秀才们这一震倒不要紧;监考官接卷后的一惊却非同小可,“刷”的一下脸煞白了。他连忙报给主考大人,这个陕西主考看见“余怀清德”四字,一下子吓得瘫软了。考题是主考大人出的,万万没想到这交头份卷的史阙疑,偏偏从这里立意了。他吃清朝的俸禄,竟敢叫人颂扬明朝的道德,这明明是犯了清朝的“文字狱”。事情张扬出去,必是杀身之祸。主考大人怎能不魂飞魄散呢? 监考官立即向主考大人耳语了几句,主考官惊魂稍定,连忙着人请交卷后已离开考场的史阙疑到内室会晤。主考问:“请问,你是那县人氏?”史阙疑泰然自若地回答:“学生乃是司马迁家乡、王状元故里、刘抚院舅家——韩城渔村人。”主考一听,对史阙疑肃然起敬,忙道:“原是太史之乡的一位才子啊!你的高论我已领教了,望你千万别把事情弄大。只要你能海涵,录取之事,请你放心。” 史阙疑一听,说:“学生乐居乡间,农耕韩原,视功名利禄如草芥。只要大人主持正义,端正考风,不要亏了真正的有识之士就行了。” 主考连连许诺,并设宴款待史阙疑。给他送了盘费,要他专候佳音。 这次考试,史阙疑考中了贡生。 其二 一语息争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黄河水,有时也不受“三十年”的局限。农历六月洪水期,随便倒河。山、陕两省临河种滩地的农民,因倒河常为收黄河滩庄稼发生争执,有时竟各自联合打群架,使秦晋两省闹不团结。为这事,甭说是州官县衙,就是朝庭也大伤脑筋。 这年6月,黄河大水又突然倒到西崖下,因山西人抢收滩地庄稼,双方结伙,打架斗殴,都抓了人质,官司一直打到北京。皇上派钦差大臣来韩城调处此事,双方各执一词,谈了几天,毫无结果。韩城知县举荐史阙疑老先生为代表。钦差即差人到渔村请来史阙疑,说明原委,向他征询良策。史阙疑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岸,对黄河的脾气了如指掌,早就成竹在胸地提出:“不管河分几段,应以大河主流为界;当料庄稼谁种谁收。”一句话使钦差顿开茅塞。便把这一提案交与山陕代表商议,双方欣然达成协议,从此两省减少纠纷。韩城人传说的:“史公一语定乾坤,黄河两岸少纠纷。”这话就是由此而来。 谁知这位钦差大臣贪人之功为己有,回京上朝,说他提出此议使秦晋和好。这就使得皇上并不知道韩城还有个史阙疑。 其三 巧言胜县官 有一年,天大旱,五谷歉收。韩城旱原上的农户“完”不了粮。乡党们要史阙疑到县衙请县官减粮。他就挺身而出,上县为民请命。 史阙疑向县官递上呈文,县官看了,不以为然,说:“普天之下皇恩浩荡,县川之地,林茂粮丰,何言东原受旱?”史阙疑反问他:“尘世上贫富不均,富贵人衣锦食精,为啥百姓遭荒”?这一句击中要害,县官哪能答得上!但他还不失威,又问“东原离黄河那么近,为何不用水浇田?”“牛尾巴离牛尻子那么近,怎么不往粗的长?”史阙疑的庄稼土话又将了县官一军。县官先是一怔,随后才又想了个词儿,又问:“衙门前古柏青翠翠,何谓庄稼苗旱得枯了叶儿?”史阙疑望着县官的狼狈相,挖苦地说:“老大人茗茶香喷喷,怎么黄胡子干得打着卷儿?”县官终于被辩服了,不得不承认灾情严重,呈请上宪减粮。 (姚云翔整理)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