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壶口瀑布上游不远处有个衣锦村。在村子最高的山圪墩上有一棵老榆树。这棵树也不知长了多少年,只见它那老态龙钟的树身和斑痕累累的虬枝,是它经历年代久远的风蚀雨袭的见证。树皮在不断驳脱,枯枝在不时掉落。这个地方烧柴很困难,到了冬季人们把白草根都挖的烧了。可是唯独这棵树下的枯枝败叶却任其沤成泥土,也投有一个人拾去烧火,这是为什么呢? 原先的时候,树下有个小庙,庙里供奉着大禹的神像。可是村里人都不叫大禹庙,而叫“姑父庙”,这又是什么缘故呢?村里的老辈人都这样说:当初大禹王在凿壶口,劈孟门的时候,沿着黄河上下查看水情。有一天夜里借宿在衣锦村的一家姓周的人家里,这家里只有老俩口和一个十六、七岁的美丽姑娘。谁知睡到半夜时,只听见水浪滔天,人声喧哗,大禹“蹭”地一下跳起身来,窜出门外,只见洪水快要把村庄淹没了。大禹先把房主一家3口救到村子最高处的榆树上,又返回村里救人。等他救出一对男女青年到榆树上时,整个村子已全部被大水淹没了,大禹急唤应龙奋力把孟门凿开,黄河水一下子泄了下去,原来的村庄才又显了出来。可是村里的人却早被洪水冲得没影了。为了能使衣锦村的周姓人家延续下去,大禹亲为两个男女青年主持了婚礼。老俩口为感谢大禹的救命之恩,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大禹。大禹一心操在壶口的治水工程上,所以在结婚后的第三天就离开了妻子,开始凿石导河引水入海的艰巨工程。大禹亲自操持工具,带领着大伙儿疏河导流,劈山开石。他们餐风饮露、栉风沐雨,3年凿孟门,5年劈龙门,治吕梁及岐山,大禹大腿上的肉也消瘦了,小腿上的毛也磨光了,终于把黄河的水引入了东海。这期间,他曾3次路过衣锦村妻子的家门口,由于忙于治水,竞连一次也没有进过家门,接着大禹又投入了疏通三江五湖的工程。就再也没有回来过。衣锦村的周姓氏族为了纪念大禹的恩德,就在老榆树下为他修了庙,塑了神像。衣锦村的人都为大禹是自己的亲戚而自豪,称他为“祖老姑父”。大禹庙也就称“姑父庙”了。因为老榆树是周姓人的救命树,所以到现在大人小孩都视为神灵,现在姑父庙已没了,人们便把对大禹的尊敬之心寄托给了老榆树。 周家女儿和大禹过了三天新婚生活,一直到老也没有等上大禹回来。她死后,人们也在树边立了个小庙,称为“姑姑庙”。到了后世,每逢天旱,庄稼需要雨水的时候,村里人就把两庙里的神像抬到一起,两口子一见面,天上就阴云密布,3天之内会落下雨来。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