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符文学 吕世荣 镇巴原名定远。清嘉庆七年(1902)析西乡县南24地置厅,属陕西省汉中府辖。民国2年(1913)改名定远县;3年改镇巴县至今。 厅名溯源 椐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卷七十七《班超传》载:和帝永元七年(95),因班超平定西域有功,“其封超为定远侯,邑千户”。唐李贤注:“《东观记》曰:‘其以汉中郡南郑之西乡户千,封超为定远侯,故城在今洋州西乡县南。”据清雍正四年(1726)《古今图书集成》、《汉中府古迹·西乡》条目载:“班超城在县南二百五十里,汉班超封定远侯即此,亦号平西城。”嘉庆七年(1802)设立定远厅,首任同知班逢扬任职未几即卒,继任同知严如煜创业扩基,实为首任。他在道光二年(1822)著的《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一《策略》载:当时“西乡所辖七十二地方,山大林深,极其辽阔,周围二千余里。嘉庆七年奏将山内二十四地分设抚民同知。厅治在班城,为班定远侯封地,因名。厅日定远。”是为定远厅名之来历。为在封地纪念班超,嘉庆十三年(1808)定远厅第五任同知李枢焕在城南修了班侯庙,撰文曰:“厅为西乡分域,汉班侯封邑也。尝考《西乡县志》,汉定远城在县南二百四十里。父老传闻此地向称班城,是侯之封邑无疑颖。……今之父老,犹能于荒烟蔓草中指为班城。兹设官建城,仍名定远。是侯之勋未泯,侯之流泽犹存”(文载《定远厅志》卷二十五《艺文志》)。嘉庆十六年(1811)重修的《大清一统志》汉中府二《古迹》亦载:“定远故城,今定远厅治。《东观汉记》:‘永元七年,以南郑西乡封超为定远侯。’《名胜志》:‘亦号平西城,以超平定西域,故名。’”同年九月,定远厅第七任同知石珩于城北竖题“汉定远侯班仲升食邑”碑(现移存镇巴县文化馆)。道光初年,又在下楮河修建班侯庙(据《定远厅志》语:“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自当确信无疑。但时过134年后(民国25年)薛祥绥在续修《西乡县志》时,为妆点名胜,擅翻旧案,曲解《太平寰宇记》,谓平西城即其县南十五里之平阳故城,欲置定远厅名为无源之水。可谓“谬误甚矣”(薛祥绥语)。对此,刘琳1981年在《华阳国志校注》中作了明确阐述,现摘录如下: [西乡县] 两汉无。至蜀汉时,分成固、南郑二县地置西乡、南乡二县。……蜀之西乡县本汉南郑县之西乡,在今陕西镇巴县。《水经注·沔水》:“汉水又东,右会洋水。……洋水导源巴山,东北流,迳平阳城。《汉中记》(西晋著作)曰:‘本西乡县治也。自成固南入三百八十里,距南郑四百八十里。’……城即定远矣。汉和帝永元七年封班超,以汉中郡南郑县之西乡为定远侯,即此也。”据此,其城在金洋河边,距城固、汉中三四百里,似非镇巴莫属。镇巴在唐初为洋源县,清置定远厅,取古定远城为名,甚是。此为蜀之西乡县。至于蜀之南乡县,晋改名西乡县。《沈志》汉中郡西乡县下云:“蜀立,曰南乡,晋武帝太康二年更名(西乡)。”是晋之西乡,即蜀之南乡,而蜀之西乡遂废(其地盖并入新西乡县)。晋西乡故城在今西乡县南。至隋代移治于其北十五里。《寰宇记》卷一三八、宋白《续通典》(《舆地纪胜》卷一九○引)俱云:晋西乡县“在今县南十五里”是也。(但二书称此为“平阳城”,与《水经注》所载距成固、南郑的里程相去甚远,非。)至元代乃更北移。即今县治。《常志》此处所指为晋西乡县。其辖境约当今西乡、镇巴二县。(《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7月版127页) 县名更易 定远厅名沿用至民国2年(1913)2月,全国废府、州、厅,改定远厅为定远县。但当时全国在安徽、四川、云南省还有3个名字相同的定远县,3年(1914)1月,全国统一县名,为避免重复混淆,只保留安徽省一个定远县名,陕西定远县改名为镇巴县。以县境地处大巴山,一方的主山称镇,县城固县坝又历为巴山重镇,故名。镇巴因何得名,见诸文献者不多。仅有民国5年(1916)《大楮河重修关帝庙碑记》云:“夫定远厅设于清嘉庆七年,由西邑分属,因地接川省难以定边疆固邦域,设治定远,今改为镇巴县,乃地属巴山必有以镇之,期人民各安生业,永保无虞,故曰镇巴县。”民国20年(1931)9月柯昌泗著《今县释名》卷四陕西省第22页云:“镇巴,清嘉庆七年析西乡县地,置定远厅。民国二年改定远县,三年改今名。县境有大小巴山,西北有巴水,西南流入四川。县治在巴山之北。”民国31年(1942)2月陕西省建设厅矿产测勘队《镇巴县地质矿产调查报告》中称:“镇巴县,以居巴山之中部得名。………本区山脉为巴山系之正干轴部。”以上为迄今为止能查到一些文献记载。但近些年,亦有一些畏考据之艰辛而望文生义随心所欲解释县名的做法。如郑言1986年在《陕西县情》595页上撰稿称镇巴县名来历是:“境内有大小巴山,置县以镇摄之意,故名‘镇巴县。’”素无“镇摄”一词,如以“震慑”之意理解,亦与当时的实际情形大悖,应予澄清。 (原载《镇巴县志资料》第二期,收录时又作了补充)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