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小吃古应有之,追根溯源,究竟哪个小吃在哪里由谁创造发明,很难考究。“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柞水小吃绝对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的杰作,也是一个个历史时期艰难生活的反映,通过小吃我们可以初略知道祖先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器具的使用。它流传到今,成了后辈们一笔不可多得的物质、文化财富。
柞水小吃或甜或酸、或辣或苦,都无不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万千小吃知风情,酸甜苦辣皆生活。我县山地多,多以粗粮杂食为主,因此小吃多为粗粮细作的结晶,是艰苦生活的调剂品。原来百姓的主食现在大多都成为了不多见的小吃或者特色饭食,有的还在食用,有的几近失传,现在被人们传承和发扬的小吃在街市已不多见,有好多小吃因为生活的富足而被忘却,只在老一辈的记忆中辛酸的闪过。
南山蒸碗子 长安当归情
隋末唐初大药师孙思藐在秦岭南坡悬壶济世,采药十八年,曾住在牛背梁猎月坪一个小饭店。这一年,长江下游洪水泛滥,瘟疫爆发,失去家园的难民沿江北上,塞满了美丽富饶的秦岭深山,猎月小店顿时人满为患,饥饿与疾病笼罩了整个南坡。为了缓解缺药少粮的困境,药师与店主便动员健壮的难民上牛背梁打野猪、套野羊、捕狗熊以疗饥。考虑灾民身体虚弱,不宜直接摄入油腻与腥膻之物,药王就把往日采集的当归、肉桂在石臼里捣成粉末,将野猪肉、野羊肉、狗熊肉切为块状与黄花、木耳、干笋、香菇、萝卜、豆腐等一起盛进小黑碗置入笼屉,大火猛攻,小火慢蒸。只需个把时辰,一碗碗晶莹剔透,酥软滑润的条子肉摆满小店,郁香四溢,风送十里。
蒸碗子
那种瘦而不柴,肥而不腻的美食,不仅满足了贫病交加的灾民口腹之欲,而且还治愈了他们在迁徙途中染下的疾患,特别是许多妇女的难言之隐也得到根除。原来,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的治疗。
此后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就增补了当归抗衰老、消斑、美容、健肤的功效,并将其称为“妇人面药”、“血家圣药”、“抗衰老及美容之珍品”。
时间又过了几年,秦王李世民沿子午道视察南山防务,远远地闻到阵阵香味扑鼻而来,奇异无比。一路打马寻来,竟从那座茅屋小店的木笼飘出。男女主人急忙取出香椿、豆豉、萝卜垫底的扣肉献上,李世民挽起衣袖,狼吞虎咽,连下三碗,深感意犹未尽,拿起狼毫一挥而就“南山蒸碗子”五个大字,继而想到莽林旷野竟有如此的闲适与快意,朝堂之上却那样的烦恼与险恶,又补了一笔“长安当归情”。
此后不久,京城便发生了玄武门兵变,李世民由秦王变为主宰中原的唐太宗。后人认为“长安当归情”应属“长安当归秦”的谐音,想必是以南山蒸碗子为题,给他的政治盟友传递举事的信号罢了。不管历史的本真怎样,孙思邈救民于水火的蒸碗子,一直在南山世世代代的延续着。
一家煮肉百家香 柞水腊肉
柞水县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7-15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功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草做饭或取暧柴火顶,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下亲友熏上几块。腊肉不但是柞水的地方特产,还是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平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柞水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具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
柞水腊肉
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
宰杀的年猪羊,均供自食,每年旺为淡贮,终提享用。佐餐、下酒、宴客、馈友、逢年过节,都离不开腊肉。因此同般农家,均以此为家常必备之乡食,遂成乡土美味。特别是深山人家,以家藏腊肉的多寡,来衡量贫富的标志。柞水的腊肉文化因此也显得妒恨后而独具特色。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