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晚报》资深报人、西安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解维汉先生回忆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曾随母亲到东西甜水井拜访一位亲戚,那家人的住宅相当阔绰,门楼雕花,宅院很深,有好几院房子,解维汉说:“他家的供桌上铺着红色的绸缎,上面摆放着瓜果,看起来非常有钱,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解维汉儿时去过的老宅,也许正是赵家的宅院。
据《西安老街巷》描述,东西甜水井东段路北,清代时还有一座老关庙,辛亥革命后,成为当时警察局所在地。
解放后,西安市通了自来水,甜水井的住户们也逐渐习惯了打开龙头就有清水用的生活,甜水井街上各家院落中伴随老西安走过好几辈的甜水井,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人们院中的水井逐渐被废弃、填埋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甜水井大街开始进行改造拓宽。双仁府社区的马阿姨告诉记者,到了八十年代末,甜水井街道两旁的许多老房便逐渐被拆除,街道也随之拓宽,从前住在街边院落的住户,都搬进了住宅楼。
今天,西安人早已喝上了黑河水,不过,甜水井这个记载了老西安生活史的地名,却保存了下来,沿用至今。
记者 赵珍
民间记忆
住在甜水井的那段日子我们一直吃自家的井水
孙新元 80岁 曾在甜水井居住
我小时候,曾在南北甜水井(今甜水井街)居住。那时候,还没有含光门,甜水井到城墙便到了头,由于是一条死胡同,所以甜水井算是一条比较小的街道,宽只有五六米,路面是碎石子铺就,平时凹凸不平,一到下雨天便坑坑洼洼不便行走。
那时候,城墙只有外面包着砖,城里面的这层没有包砖,黄色的夯土就露在外面,我家就在甜水井的最南头,紧挨着城墙,房子坐西向东,出门抬头就能看到城墙。那时候甜水井一带都是住家户,街道上基本没有店铺。一般人家都是小门楼,里面两进院子,还有些有钱人家,有许多院房子。
那个年代没有自来水,城里基本每家每户院子里都有一口井,西安城其他地方的井水又苦又咸,而甜水井的水则没有味道,老百姓俗称“甜水”,我家里也有一口井,井水就很好,所以,住在甜水井的那段日子,我们一直吃自家的井水,从没有在外面买过水。
地理链接
大有巷 之前名为蜡柳巷,民国初年更名为大有巷。位于南北甜水井街中段路西。东起甜水井街,西不通,长173米。1966年改名为前卫二巷,1972年恢复为大有巷。民国时,陕西省长李根源曾在此居住。双仁府社区委员会现位于巷内。
穆家巷 东起甜水井,西不通,长170米,清代是甜水井的一部分,民国初年,以姓氏得名穆家巷。1966年曾改名为前卫一巷,1972年恢复原名。双仁府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甜水井旧屋改造后,穆家巷便消失了。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