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湘子花诗戏韩愈 唐朝大文人韩愈,家道虽然并不富裕,但自幼刻苦好学,满腹经纶,又写得一手好文章。他考中进士后,在京城长安做了大官。 韩愈做官后,仍未忘记读书,不仅自己日读夜研,而且师于家族子女。他有个侄儿叫老成,老成有个儿子叫湘子,也就是人们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的韩湘子。韩湘子聪明伶俐,自幼常在韩愈身边,洞察了朝庭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内幕,非常厌恶,便常外出在长安周围云游,一心向往成仙,脱离凡尘。韩愈为之恼火。 有一天,韩愈把湘叫到跟前训示,湘不但不听,还给他爷爷说,他有仙术,能随意叫盆中之花开放,而且花中有仙诗能预知凶吉祸福。韩愈一听大怒,令其当场试验。当时已为初冬,花木凋零。但湘不慌不忙,端来一盆早已落叶的牡丹,放在爷爷面前,叫爷爷把眼睛闭上。不到吃一碗饭工夫,他就叫爷爷把眼睛睁开赏花。韩愈睁眼一看,大为震 惊:干枯的牡丹枝头果然开了一朵碗口大的粉红牡丹花,而且还带着夜露。他用手指轻轻弹掉露珠,拨开花瓣,从花蕊中取出一小纸丸,掰开,但见金字耀眼,书诗一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他问道:“此诗何意?”湘子说:“此乃天机,不可泄露,而后必有应验。”说摆拂袖而去。 此事过了 几年,到唐宪宗元和年间,韩愈官至刑部侍郎。宪宗很信佛教。有一年正月,大动干戈,不惜民脂民膏,派官员僧侣迎接法门寺佛骨。韩愈对此十分忧虑,便直表劝止,谁知宪宗一见大怒,要把韩愈处死。后来在宰相等大臣的上奏下虽免一死,却被贬到八千里外的广东潮州边远之地,令他立即动身。韩愈连家眷也来不及携带,只身忧忧离开京都,踏上南行征程。当他登上秦岭,却见满目云天雾海,山路茫茫;转眼间大雪纷飞,天地昏昏。行至蓝关,积雪已尺余,深没马蹄无法前进。韩愈退无家进无路,正在气、冻、饥、累危难之际,忽见路旁山间小洞中走出一人,飘然来到马前,躬身长揖,请韩愈到洞内歇息。韩愈一看原来是侄孙湘子,忙问:“你何以在此?”湘子回答:“我已在此等候爷公多日了。”韩愈一听甚为惊奇,又问:“你怎么知道爷爷要遭此难?”韩湘子说:“爷公可曾记得几年前花间那句诗?”韩愈一想,方大梦初醒:“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此时此地此景,不正是这两句诗的应验?!韩愈不愧为大文人,当即将这两句诗联篇成七律: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就是现在韩愈诗集中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 后人为了追念此事,把韩湘子迎韩愈的洞取名“湘子洞,”在秦岭头上修了“文公祠”,刻了“云横处”石碣横悬祠门之上。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