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数百年来,虽然几经改朝换代,然而集市贸易形式一直未变,固定在每月逢三逢七。每到这一天,远路的商客和民众天不亮就起来吃了早饭,赶着牲口拿上自己的交易品到辛家沟去赶集。上午便是赶集人最多的时候,人们一群群,一群群,年轻人有的骑着摩托车,中年人有的骑着自行车,大多数人还是步行的。妇女和孩子们象走亲戚一样,穿着漂亮而美丽的衣服,说说笑笑熙熙攘攘,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向辛家沟赶来。他们有的做生意,有的看热闹赶混会。从上午十二点到下午三四点是人最稠密的时刻,街上的行人挤得走都走不动。上自山坡下到水边,街上至沟滩,真是人山人海,一片沸腾。要向前挪动一两步都是很困难的。个别少年男子为了戏逗某些妙龄女子,故意到人群中去拥挤,甚至在他们白嫩的肌肤上捏一捏、摸一摸说笑两句然后嘻嘻哈哈地离去。也有不少青年男女利用赶集日约会、相亲和订婚的。 集市交易的品种繁多,有粮、棉、油、肉、蛋、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及瓷炭、棉布、针织品、文化用品和小百货等生活资料。还有中小农具、牲畜和日用杂品等生产资料。 街上也挤满了各种卖熟食、冷饮、烧饼和儿童玩具的临时摊点。它们紧紧地吸引着无数注目的孩子和过路的人群。 辛家沟的物资交流大会在每年农历正月,七月和十月的十六至十八日,其中七月会(俗称瓜果会)的规模最大,人数也最多,时间也最长。人们有的大清早就来,直到天黑才回去。有顺口溜说:“辛家沟家不点灯,高家庄家不起身。”会期上市的瓜果盛多,叫卖者的声音甚亮。十月会俗称羊会,交易的品种多为羊只和大牲畜。每到这一天卖牲畜的人早早吃了饭赶着大小牲畜,一群接一群络绎不绝往辛家沟赶来,中午是牲畜最多的时候,沟滩里(羊市)大小牲畜挤得满满的,驴嚎马嘶人声喧闹,正是商洽生意的时候。一般每次集会总有两三万人之多,成交额也在20万元以上。 辛家沟镇除设有镇政府管辖的24个行政村外,还有地段医院,粮站、银行营业所、公安派出所、法庭、税务所,工商行政管理所和镇办中小学各一所。是本镇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的中心。 现在,村村通了公路,青(青岛)银(银川)高速公路也从这里环山经过。 群众文艺,本镇最出色的是秧歌和小歌剧。二人场子挺有名气,男演员有景学元、李伟,女演员有薛灵变、薛奶兰等,他们一上场便如鱼得水。翩翩起舞,姿态灵活潇洒,神情激昂自然。观众目不暇接称赞不已,并时时响起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他们还经常受邀到外村去演出。六十年代初,景学元、高玉治(吹唢呐)和张子煌(上张家山人)代表陕北赴京演出了二人场子,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称赞。 辛家沟的打击乐队和秧歌,配上高家庄的唢呐,演奏起来实在是妙不可言,除表现出一般曲调的音律外,还另带有不少花子。远近听之,皆声声美乐妙音,绝胜千古仙乐。 本镇的小歌剧,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盛行,他们的演出一般都安排在正月初或遇集会上。曾经演出的《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和《大生产运动》等剧目,宣传党的新政策新法令,反映及歌颂了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新生活的欢乐心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员与乐队人员都是本镇的,他们的演出时时吸引着爱热闹的观众和赶集的人群,在建国初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2004年8月,省考古研究所与榆林市文物研究所组成的考古队在辛家沟镇的李家河村北约400米的后寨子峁上发掘出龙山时代(4000年前)石寨两座,窑洞式房址68座,陶窑1座,灰坑5座。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骨器。 整个遗址约20万平方米,分布在并排而立的两座山上,发掘面积4000平方米。 这次发掘,对于研究陕北龙山文化的分布序列和框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研究龙山时期先民的社会生活、绘画艺术、陶制工艺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特别为研究陕北地区史前文化建立了一个标尺。 当然,构成辛家沟名镇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统治给人们留下不可磨灭而特别深刻的印记,和历史悠久至今繁荣昌盛的集市贸易。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