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传说首页 | 西安传说 | 宝鸡传说 | 咸阳传说 | 铜川传说 | 渭南传说 | 延安传说 | 榆林传说 | 汉中传说 | 安康传说 | 商洛传说 | 杨凌传说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灞桥区传说典故大全 > 正文

灞桥折柳

 2010-1-7 10:27:46   来源:阎良区人民政府网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折柳赠别是古代的一种行旅风俗,作为一种吉祥物,柳,是远在异乡的游子与亲友的情感凝结。柳由于其特殊性质而负荷了人们沉重的离愁别绪。施肩吾《折柳枝》:“伤心路边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1]孟郊《古离别》:“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2]依依柳条,漫漫柳絮,勾起漂泊在外独在异乡的人们的断肠思绪。千年历史沉淀,折柳风俗形成了一种民俗文化心理,成为一种文化基奠。“灞柳风雪”则是其经典的展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经典之作进行一番探索。
  
  柳,《本草纲目》载:“一名小杨,一名杨柳。”[3]王象著《群芳谱》解释为:“易生之木也,性柔脆,北土最多,枝条长软,叶青而狭长。其长条数尺或丈余,袅袅下垂者名垂柳木,木理最细腻。”柳作为文学作品中的离别意向最早大概始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这里诗人赋予了柳的离别意象,开后世意象之先河,此离别意象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唐宋的沉淀和凝固,成为这一时期文坛和现实生活中的一大奇葩。“杨柳多短枝,短枝多离别。赠远屡攀折,柔条安得垂,青春有定节,离别无定时。但恐别人促,不愿来迟迟。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朱颜与绿柳,并在离别期。”人们不禁要问,娇柔细柳何以堪负如此之重?世人又何以如此青睐于它?
  
  古人钟情于柳,当然与柳自身的特点以及从柳本身所挖掘出的意义有关。“多情自古伤别离”,重情重义的中国人从“柳”与“留”的谐音中,发掘了柳的留别、留情、挽留的意象,且柳絮之“絮”与情绪之“绪”谐音,柳丝之“丝”与相思之“思”谐音。于是古人将依依惜别的情怀寄托于娇柔细柳。赠柳、咏柳也就常常带有希望离别之人能够留下来的美好心愿。“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回首望君柳丝下,挥手别君泪难休”。古人用柳枝的随风飘摇表示别情的依依,真的是恰如其分。
  
  在古人的传统心理中,弱,才可爱可怜;柔,才妩媚优美,柳以其柔长枝条,漫漫飞絮,唤起并契合了多少离人的思绪断肠,在古典诗词中,柳不仅表达了离别之情,还表达了相思之情和悼亡伤古等意象。李贺《致酒行》:“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4]表达了离别后家人盼归的心声。晏殊《木兰花》:“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因物及人,又借柳思人。姜夔的《长亭怨》借柳抒情,又推己及物,使柳树带上了人的心情。隋无名氏《送别歌》:“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讽喻隋炀帝巡幸不归。白居易《隋堤柳·悯亡国也》:“大业年中炀天子,积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5]在这里,柳代表的是亡国树,是亡国的象征。隋堤柳、隋宫柳也就往往成为悼亡伤古的原型。要之,柳被赋予了多种意象,然而在诸多的意象中,离别是柳承担的最主要的意象,是故里和亲情的象征,行人游子不仅能够借以慰藉羁旅异乡的寂寞孤旅,而且能够时常激发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古人在赋予柳诸多的使命中,初意也可能只是与“柳”、“留”谐音有关,对离别者恋恋不舍的挽留之情而已。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折柳送别升华为一种离人的共同心声,唱和出他们的离别愁绪。
  
  柳具有祛祸辟邪的作用。中国古人具有根深蒂固的“出行遇凶”心理,且古代交通不便,古人远游便多带有生离死别的成分。远行的人们在告别亲友前往陌生之地时,都会带上亲友赠送的象征惜别的吉祥物——柳条。在这里柳不仅具有深切挽留之意,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祛祸辟邪的作用。同时柳又富有药性,因此被古人视为长寿祛邪的吉祥物。
  
  我们从柳的名称如“人柳”、“鬼柳”中也可以看出柳所带有的辟邪色彩。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虿毒。”民间也有清明插柳的习俗,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绘有一顶自汴京郊外扫墓归来的轿子,上面插满了柳条枝,可见宋代此风俗之炽盛。民间还有“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等俗语。此外也有清明时节贴柳于鬓之俗,称为“柳叶符”,点明了柳的符箓功能。这些均能映证折柳赠别的辟邪寓意——行人带上它,可以使鬼魅望而生畏,远远地躲开,来确保旅程的平安。
  
  中国民众信仰佛教,对佛教中的形象具有深深的敬畏和崇尚心理,佛教故事中南海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即为一手托净水瓶,一手拿柳枝,为人间遍洒甘露,祛邪消灾。因此,柳在一般民众的心里也都被视为吉祥物,所以,离别赠柳可以使亲人远离鬼怪的骚扰。这些虽然迷信,但它的确寄托了亲人们祝福平安的美好心愿,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折柳赠别习俗的形成。
  
  柳是极易成活的植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从柳的名称我们可以推断出柳是一种极易成活的植物,如“杨柳”、“垂柳”、“蒲柳”、“泽柳”、“河柳”、“山柳”、“人柳”、“鬼柳”“观音柳”等[6]。“泽柳”、“河柳”、“山柳”都说明柳适应性很强,随处都可以生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正如诗中所描述的“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暗合了亲人希望远在他乡的游子有着坚韧的生命力,能够随遇而安。因此,人们折柳送别不仅有留恋之意,还有祝福之意。异乡随处可见的杨柳的倩影,是亲友们送别之时折下的,游子们亲手插上的家乡柳,寄托了多少离愁和思念。李商隐《杨柳枝》“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留归”。[7]离别之时将柳条折为两截,一截赠送游人,表祝福,一截留下来,盼游人早归。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也就蕴含着“春意常在”的美好祝愿。
  
  折柳赠别与古人重视离别的心理有关,由于柳条细长柔软易绕,所以古人借它来表达柔情萦绕和感情绵长之意。临别以柳相赠,更是表达了无尽的怀念与相思。
  
  【注释】
  
  [1]《全唐诗》卷四百九十四
  
  [2]《全唐诗》卷三百七十二
  
  [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
  
  [4]《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一
  
  [5]《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七
  
  [6]李晖《唐代折柳风俗考略》.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7]《全唐诗》卷二十八
编辑:秦人
关键词:灞桥折柳 
相关阅读
灞桥区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 灞桥鲸鱼沟 灞桥区旅游景点:灞桥 灞桥区旅游景点:浐灞生态区
灞桥滨河生态湿地公园 灞桥区浐河公园 灞桥区纺织公园
灞桥白鹿原(塬) 灞桥区绑子井 灞桥区汉代皇室墓葬
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 灞桥区车丈沟展览馆 灞桥区洪庆古冢
灞桥区三殿村墓 灞桥区洪庆汉墓 灞桥区马家沟墓群
灞桥区米家崖墓葬 灞桥区雾庄东村墓葬 灞桥区堡子村墓群
灞桥区美食 更多
灞桥区特产 更多
推荐信息  
·丹凤梨园丝竹
·丹凤丹凤门
·柞水磨坊的变迁
·柞水县名传说
·柞水药王庙传说
·丹凤桃花铺故事
·丹凤跑摩女的传说
·丹凤打瓜园
·柞水天书之谜
·柞水牛背传说
·柞水凤凰泉的传说
·柞水钟山的神话传说
·柞水“三道井”的传说
·周至九峰香山寺的传说
最新更新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民间传说典故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gush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