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原牛东乡的骞五桥村、王五桥村、张五桥村、卢五桥村、韩五桥村等五个村落,被户县东片人统称为五桥村。据县志载,当年,苍龙河曾流经这里,东汉章和年间,有一复姓“第五”之人,在苍龙河上曾筑起一座桥,被命名为“第五桥”。后来,明朝万历年间,金陵(南京)一骞姓士人宦游于此,繁衍成村落,村名便被唤成“骞第五桥村”。在同一时期,又有王、张、卢、韩姓来此,五个村落由此形成。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骞姓姓氏源于一位春秋圣贤:那圣贤是春秋末期的鲁国人闵损,字子骞,是孔子的弟子,为孔门七十二贤士之一,其人以孝闻天下。史载:子骞年少时,亲母早逝,后母对他很不好,冬天只让他穿很薄的衣服,衣服里填充的不是棉花而是芦花,而她的两个亲生儿子则穿厚软暖和的棉袄。闵损父亲知道后,十分生气,要赶走后妻。但闵损却对父亲说:“母在,只我一人受寒;母不在,三个孩子都要熬冷!”。其后母得知后,很受感动,便悔改自己的行为。后来,世人奉子骞为孝悌之王,其子孙便以“骞”字为荣姓了。 以上是史可稽考的五桥村村名来源,而在民间,亦有一个五桥村来源的传说中有趣版本,这是我从娭婆口中听到的:她说,苍龙河原来在五桥村一带有许多河汊沟渠,五个村落之间是被水阻隔着,大家在串门儿时,涉水过河是常事。在骞第五桥村,有一闵损后裔,姓骞名裔(无考),其人承祖上遗风,孝悌闻遐迩。骞裔之父为陕商炉客,常年走川藏,其母空闺独守。某年,骞母在为夫上庙祈平安时,被一僧人引诱,遂通之。此后,那秃者不时趁暮色私会骞母,而且,为避嫌,他每次都从五个不同村落作涉水点。骞裔恨僧人败乱家风,但又心怀孝道不愿逆拂母意,同时,更是心痛自己母亲----每每被这秃驴的水身子冰冷到肌肤,于是,骞裔决心要在五个村落间分别架起小桥,共修五座小桥,为的是便民且“孝母”。为此,他卖身作长工五年,每年挣得一石麦子作为修桥之资,五年五座桥成,而母亲却因此羞惭抑郁而亡。后来,这一片儿村落因为有了这五座桥,才被唤作“五桥村”。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