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山西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尤以晋西北的河曲县为甚。连着几个月都不下雨,田地干裂,庄稼几近枯死,人们到处找水吃。村民中有善雨者便组织大家到龙王庙求雨。几天过去了,龙王就是不肯降雨,这时河曲河神的小女儿海红动了侧隐之心,看着牲畜和人都快熬不住了,她心急如焚。海红先去求河神降点雨,河神坚持说没有龙王的旨意,他不能降雨。海红见没有说服父亲,便决定私自降雨,一连下了几天雨,庄稼返青了,人畜也有水吃了,大地恢复了生机。人们非常高兴,以为是龙王降雨,就去龙王庙祭祀感谢。龙王心想,我没下雨啊,怎么来感谢我呢?经过查问,原来是海红降雨,不禁龙颜大怒,立即将海红召来,说她违抗天意,私自下雨,凌迟处死,随着钢刀飞舞,海红的血肉一片片洒落在了河曲大地上。第二年春天,人们发现凡是海红血肉洒落之处,长出了一株株的小树,到了秋天,树上缀满了红莹莹的小果子。为了纪念这位好心的女神,人们就把这种树叫做海红树,果实称为海红果。 [CHAAD]
这个关于海红的民间故事,在山西河曲县广为流传,直至今天,河曲县的老人们给孩子讲故事,都要讲讲海红果的传说。海红树的理想家园传说毕竟是传说,海红果树生长在河曲,能够名扬四方,与其拥有的特性是分不开的。观看中国的版图,就会发现河曲正处于山西、内蒙古、陕西最偏僻的交界点的黄土高原边缘,整个地形与祖国地形正好相反--东高西低,黄河流经此地拐了个大弯向南流去。河曲自古以来就有十年九旱的说法,再加上水土流失严重而植被稀少,全县土壤98%属灰褐土。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气候、土壤环境,经历了世世代代的优胜劣汰之后,海红树适者生存,选择了它作为自己的故乡,这也正应验了那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天地长一方果。 据(河曲县志)推析,海红树落户河曲已有600-800年的历史了。在县志《食货》一篇中有这样的记述:海红味甘酸,霜后紫色,耐冻曰冻果;酒浸曰醉果,熬去渣摊薄曰果丹皮,切片晒干曰果干''。在河曲当地,海红果不止史料所记载的这些食用方法。村民们还会把海红果做成罐头、果酱、果酒、果醋,有时还要代替山楂入药。用海红果加工出来的这些食品,在当地为待客佳品。清代诗人黄宅中咏海红诗曰:秋林小摘采盈筐,酒浸瓶罂味更芳。自耐寒酸经酝酿,记从园圃饱风霜。堆盘磊落鸡心赤,出瓮圃匀马乳香。乡里小儿红上颊,啖来浑似醉槟榔。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