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来,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广阔,人烟稀少,干旱少雨,几乎是十年九旱,很少有绿色植被,还有大片沙漠,向来被人们视为一个极其分贫瘠的苦叫地方。然而,就在它的地底下,却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石油、盐、铝矾土和天然气。特别是煤,从榆林地区北部到内蒙伊克昭盟南部,地下就是一片大煤海,在两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里,已探明的煤储量在2300亿吨以上,号称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其中榆林市的神府地区就达1500亿吨,而且大都是露天精质煤。1986年,国务院做出了加快开发神府东胜煤田的决定,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马文瑞同志对此深感激动与振奋,他想:神府煤田的开发,将不仅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还将能大大带动陕北老区的经济发展,加速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几十年来,那些贫困而朴实勇敢的乡亲们,为中国革命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常常让他魂牵梦萦,难以忘怀。可以说他革命一辈子都是在为他们的富裕幸福而奋斗。当神府煤田开发的新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他兴奋得思绪万千,彻夜难眠。他再也坐不住了,毅然决定去陕北作一次实地考察,看看故乡的新变化。 1988年5月16日,马文瑞带着他的夫人孙铭,还有国务院能源办副主任李智胜等同志坐火车到包头,然后乘汽车南下。18日跨过内蒙与陕西交界的乌兰木伦河,到达陕西神木县境内。这里煤层埋藏浅,乌兰木伦河河底就是煤。河两都在采煤,河南面是是榆林地区的活鸡兔露天矿,挖掉浅浅的黄土,就是厚厚的黑油油的煤层。工人们已在这里挖出一个面积上万平方米,深十几米的大坑,他们用钢钎撬,用镐刨,把城砖大小的煤块装上汽车。马文瑞站在坑边上,边看边听陕西省煤田开发经营公司副总经理戴绍诚介绍说:这里的煤不仅埋藏浅,煤层厚,易开采,而且煤的质量好,灰分少,中高发热量,有害元素含量低,是优质的工业用煤。用不了几年,国家将这里建成一座年产300万吨,全部机械化的大型露天矿。马文瑞听了很高兴,他弯下腰捡起一块煤,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煤块如镜面一样光滑亮泽,在太阳光下闪闪发亮,他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CHAAD]
马文瑞同志虽是第一次看到神府煤,但是他早就为这里的采煤业发展做出了贡献。1981年夏,马文瑞来陕北检查工作,榆林地区领导向他汇报了争取出口煤炭的问题,得到马文瑞的大力支持。当时国际市场煤炭价格高,中国每年出口一定数量,但国家计划指标控制很严格,且都分配给老产煤大户。神府地区还没有大规模开采,努力一下,年产20万吨煤是不成问题的。他想如果每年能出口15万吨至20万吨煤的话,对于解决榆林地区经济困难是不小的帮助。于是当年10月,马文瑞亲自给谷牧副总理写信。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将年出口20万吨的神府煤列入第二年的国家计划。 马文瑞来到工地上,工人们渐渐围拢过来,他与工人们亲切交谈起来,问他们是什么候来矿上的?当矿工以前干什么?现在一个月能收入多少?他们纷纷回答,来矿才干一二年,以前是农民,是放羊娃,过去“有饭吃、没钱花”,如今老婆在家种地、放羊,家里活儿没耽误,而自己每月能拿回去二三百元现金。马文瑞满意地说:“好哇,你们也开始致富了!” 马文瑞在去神木县城的路上,又察看了柠条塔煤矿。虽然现在大多数是手工操作,但按规划,不久就要建成年产数百万吨的现代化煤矿。当他问到要当前的困难时,戴绍诚汇报说:一是管理体制不顺,二是资金不足,三是技术力量薄弱,而当前最大的困难是体制不顺的问题。 为了详细了解情况,21日,马文瑞在神木县宾馆主持召开一个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省煤炭经营公司及榆林地委的有关负责人。通过调查,他感到有些问题确实需要向中央反映,以便时解决,加快煤田的开发速度。经过反复讨论,在他的主持下,向赵紫阳、李鹏同志写了一个《关于改进神府——东胜煤田管理体制的建议》。建议共有六条,主要是提出建立一个较高层次的领导小组,由国家计委牵头,能源部等及陕西、内蒙、河北等省区参加,以及负责矿、路、港建设和省区之间的协调工作,改变精煤公司一家独揽矿、路、港建设的局面,从而发挥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及省区的积极性。此外,还大胆提出了办矿实行开放政策,把竞争机制引入煤田开发,强化陕西和内蒙两个煤田开发经营公司的职责等等。马文瑞到达西安后,他把这个《建议》当面交给了来陕西视察的赵紫阳总理。 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建议》当时没有得到回复。但在以后的煤田开发过程中,《建议》中的部分内容还是得到了采纳。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