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十分重视对农业的开发,经过多年的垦荒耕耘,开出的田地越来越多,谷物桑麻,应有尽有。不料,有一年夏季,天不作美,百日亢旱,田禾干枯,大地龟裂,鸟兽隐迹,河水干涸了,人们连饮水也难以找到。仰望苍天,仍烈日高悬,不见一丝云彩。百姓们呼天叫地焦急万分。 黄帝更是心急如焚。他让祭司重登祭台,祭天求雨。 祭司说:遵照天意,需十只牛头,十只马头,十只猪头,十只虎头奉献天神,缺一不可,并限五日之内,天黑之前备齐,不得有误。 黄帝听祭司说完,即刻召集就近盟员商议捕野物之事。太乙氏、大隗氏、有鸢氏等,各自带领着青壮男子分头而去。 黄帝自己也参与了捕虎的事。最后一只虎头尚未分妥,余下这一只交给谁呢? 黄帝的辅臣常伯自告奋勇说:“这只虎头就包给我吧!” 黄帝望着常伯,感慨万端。心想,多年来,朝夕相处,情同手足,常伯处处身先士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次因事关紧要,就只好让他去了。黄帝亲自为他挑选出七名精干的青壮男子。常伯领着七个年轻汉子,带上箭囊弹丸、棍棒竹矛和一匹马就出发了。 一路上,常伯交代大家,如何寻找虎的踪迹,如何进洞穴擒虎。特别是当他讲到如何用棍棒戳进老虎咽喉,或插进老虎屁股眼,搅得老虎在地上直打滚时,后生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常伯带领众人边走边四处寻找,不知不觉两日已过,仍不见虎的踪迹。年轻人心中焦急,哪知常伯更是心急如焚。 转眼间,四天四夜已去。常伯毕竟经验丰富,在山坡上终于发现了虎的足迹。他令后生们暂且隐身等候,自己寻迹追去。百步之外,他果然发现一个洞穴,虎的足迹就在此消逝。常伯喜出望外,小心翼翼地向洞口移去,并扶着洞壁向里窥视,果见一只卧虎,双目眈眈,如若灯盏,便急忙抽身后退。 他把众人叫到一块,进行严格分工。他令每人持一木棒,教他们撒绊绳、捣虎口、戳肛门、棒击头等,便和大家一齐猫腰蹑脚,向洞口悄悄移去。 [CHAAD]
不料,事有万变,当常伯带领后生刚到洞口时,那虎从洞口突然跃出,猛一下把一个后生扑倒在地。众人还未弄清该如何对付时,那后生便被虎咬破了头颅,脑浆溢了一地。那老虎得势更加猖狂,又跃身向常伯扑来。常伯毕竟老练机敏,只将身子一闪,使那老虎扑了空。常伯跃步上前,以棍棒直捣虎口。不料,年轻人复仇心切,一拥而上,都想一下子打死老虎,以解仇恨。有的打头,有的击腰,乱了手脚。常伯一看,大喝一声:“小心!”话音未落又一个后生被咬伤。常伯示意捣虎口、戳肛门,后生们手忙脚乱,又有两个倒在血泊之中。剩下的三位后生咬牙切齿,眼冒金星,使尽平生力气,一个死抓后边双爪,一个死拽虎尾,一个把棍棒猛插进老虎肛门。几乎同时,常伯也把木棍捣入虎口,直捅咽喉。常伯、后生们使尽力气猛搅木棒,直疼得那庞然大物在地上打起滚来。眼看那猛虎要毙命,猝不防,它猛一掀动,三个后生被甩下绝壁。常伯一见此景,七窍生烟,咬得牙齿咯咯作响,使尽全身力气,拼命搅那猛虎,直搅得那虎翻眼伸腿,再也不能动弹。他刚松一口气,也不由自主,倒在老虎身边,昏死过去。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