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贤妃徐惠,民间叫她徐娘娘,聪慧绝伦,资貌迷人,旧史说她五个月大的时候就会说话,四岁时能背诵《论语》,到了八岁,就写一手好文章。唐太宗驾崩后,年仅24岁的徐娘娘哀慕成疾,香消玉殒。唐高宗把她安葬在昭陵主峰之石室。昭陵主峰上的石室很多,到底徐娘娘葬在哪个石室,连考古学家也说不清。在昭陵主峰东侧,有两孔石条砌成的窑洞,昭陵陵区的群众传说它们便是安葬徐娘娘的石室,其中一个是墓室,一个是供灵魂起居的寝室,并流传着一个徐娘娘显灵救治聋哑女的神奇故事,人们因之还把徐娘娘奉为司言女神,彩描玉身,供奉香火。 这个故事大概发生在唐末。 [CHAAD]
昭陵北麓村子里的一对年轻夫妇,生育一女婴,眉目清秀,逗人喜爱,名叫昭容。但是,小昭容长到五岁,还不会说话,是个聋哑女。小昭容的不幸使这对年轻夫妇非常痛苦。一天下午,小昭容与邻居一同龄男童玩耍,将一块泥巴抛在小男童家的门楣上。邻居主妇是个尖酸刻薄的人,将小昭容挖苦讽刺了半天。小昭容虽听不到邻居的辱骂,但见其凶神恶煞般的指划,吓得直哭。小昭容的妈妈出来,好言道谦,不料又遭到邻居妇人的无情奚落,双方不免高声了几句。回到家后,小昭容的妈妈难过的倒卧在炕上,蒙头哭泣。小昭容的爸爸被昭陵陵令召去修缮寝宫,还没有回家。小昭容见妈妈蒙头哭泣,想起爸爸平日对她的千般钟爱,便独自一人去找爸爸。爸爸正在修缮的寝宫在昭陵西南,小昭容不知,穿过北司马院,从院后尾门出,缘山向东南爬去,等爬到徐娘娘石洞前,天色已黑,只见洞内灯火辉煌,小昭容便入洞找寻爸爸。进得洞去,见一妇女侧坐床沿,年龄与妈妈相当,衣着华美,长发披肩,容貌若花,却紧锁双眉,似有伤感之色。这妇女见小昭容进来,只略略点头,微笑不语。小昭容在家常闹着给妈妈梳头,见这妇女身旁妆奁盒上,放一梳子,竟把她当成妈妈,拿起梳子,蹑蹑而前,为这妇女梳起头来。梳子划过,只嗅得秀发里散发出阵阵幽香,小昭容的身内喉头便有阵阵暖流涌动,隐约听得秋风呼啸,松涛震荡,喉头也一阵刺痒,几欲说话。突然,灯火熄灭,那妇女不知去向,小昭容惊出一声:“妈妈!”随即失去了知觉…… 小昭容爸爸回家后,不见小昭容,连忙叫起妻子,出门寻找,走家串户,千寻万觅,只是不见小昭容的身影,夫妻二人相顾失色,顿足痛哭,可又有谁能怜悯他们的失女之痛!只有一轮明月挂在昭陵主峰东南,似乎能给这对年轻夫妇黯然的心神一丝慰藉。突然,有一道人,鹤发羽衣,翩跹而至,自言见到一女童,将晚之时,入北司马门上陵去了。夫妻二人正要道谢,却见这一道人,化作白鹤,冲天而去。夫妻二人狐疑失色,只好赶向北司马门。则至门口,见月光下站一女童,分明是小昭容,正要呼唤,不料小昭容脱口叫道:“妈妈、爸爸!”音质清脆,若银铃激响。夫妻俩大惊,忙抱起女儿,却见小昭容明日皓齿,咯咯而乐,手里还着一张纸,隐约有字数行。回到家里,小昭容又说又笑,夫妻俩欣喜若狂,问起小昭容情由,小昭容只说到徐娘娘洞里为妈妈梳过头,并将写有字的纸张递给父母。夫妻俩都不识字,忙抱着女儿去找陵令。陵令接过纸张一看,连忙跪倒,口称:“娘娘千岁显灵普救众生,实万民之大幸!”后来陵令为小两口分析说,小昭容见到的那位资质风流的妇女一定是徐娘娘的仙体,小昭容为她梳头,徐娘娘才以法力使小昭容耳聪齿俐。徐娘娘以善辞令闻名当时,她到了仙界,一定成了主司女孩言辞的神仙。另外,她交给小昭容的纸上,写着“作法手俭,犹恐其奢;作法于奢,何以制后。”16字,是要求人们在修缮寝宫时,务以俭约,不要劳费民力。这几句话,原是当年徐娘娘请求太宗皇帝罢除徭役,停止战争的疏文里的原话。 小昭容铁树开花,能会说话,但是邻居家那个尖酸妇人的额头上却生了一个恶疮,久治不愈。小昭容的妈妈相信那个恶疮是徐娘娘的法力所为,乃备时令水果,鲜花香烛,祭拜于徐娘娘洞前,请求徐娘娘不要惩罚邻居妇人。果然,小昭容妈妈与邻为善的品德感动了徐娘娘,不几天,邻居妇人额头恶疮竟不治而愈了。 小昭容的神奇经历一传十,十传百,当地群众认为陵令的分析确有道理;于是人们纷纷至徐娘娘洞焚香上供,把徐娘娘当成专司女孩子言辞的女神。据说徐娘娘慈悲为怀,有求必应。年轻妇女朝拜徐娘娘时,只要用梳子象征性地为徐娘娘神像梳头,婚后只要生育女婴,定然聪明绝伦,口齿伶俐;聋哑女孩朝拜徐娘娘时,只要为徐娘娘神像梳头,就会铁树开花,终能说话;就是会说话的女子,只要朝拜徐娘娘,定会更加聪颖,能书善画。现在,徐娘娘洞里还供奉着徐娘娘的画像,香火不断。画中的徐娘娘,头梳高髻,玉簪明亮,慈眉善目,容貌秀美,额饰花钿,脸描斜红,上穿绣百合的对襟宽袖衫,内着粉红色抹胸,微露半乳,下穿白纱羽裙,衣袂飘飘,足着云头如意履,左肩栖一白鹤,左手轻扬水袖,似在驱除病魔,右手持一朵莲花,取意专治女孩聋哑恶疾,每天都在接受善男信女的顶礼膜拜。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