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舍斋顾名思义,就是仗义施舍东西,把食物免费提供给过路人的地方。它的由来和天师张道陵的孙子——张鲁有关。 张道陵开创了道教,要求入道者必须交五斗米(大概合现在的50斤米),张天师“白日飞升”后,他的儿子张衡、孙子张鲁相继发扬传播道教。张鲁创立了“五斗米道”。我们现在重点说说和这个义舍斋有关的张鲁。 [CHAAD]
张鲁字公祺,今江苏丰县人。汉顺帝时(126~144年)在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北)学道。黄巾起义发生时,张鲁和另一个五斗米道首领张修在巴郡率领道徒响应。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益州牧刘焉和张鲁的母亲由于传道而经常往来,初平二年(191年),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张修为别部司马,命二人率兵攻打汉中;张鲁攻下汉中后,断绝了通往关中的道路,杀死汉朝使者,并袭杀了张修,吞并了张修的余部。兴平元年(194年),刘焉去世,张鲁脱离刘璋,自树一帜,并且进而夺取巴郡。从此,张鲁在汉中建立了政权。而他所建立的政权,是个政教合一的独特政权。五斗米道的教义是有鬼论者,认为人无时不受鬼的监督,鬼能根据人的行为降灾或赐福。张鲁自号“师君”,入道的一般徒众称“鬼卒”,部门首脑和带领徒众者称“祭酒”(其中统帅徒众多者称“治头大祭酒”,负责某部门事务者有“都将祭酒”、“奸令祭酒”等)。祭酒辖区在交通路道修筑义舍,备义米义肉,行人可以量脯取用。除祭酒外,不另设其他官员。无论本地或外来者都需入道,不准有例外。和黄巾起义者信奉的太平道类似,五斗米道对道徒也提倡诚信,反对欺诈虚妄。废除一切严刑酷罚,务行宽惠。主张先教后刑。春夏禁止杀人,秋冬始能处决犯人。禁止造酒、喝酒。市肆百物都保持平常价格,没有暴涨暴跌现象。 由此可知,五斗米道的一些政治、经济措施,如简化行政机构、废除残酷刑法、主张先教后刑、设义舍义米、平抑物价等,都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这在古代通过农民起义而建立的政权中也是少见的。张鲁在汉中的统治使人民过着比较安定和睦的生活——“民夷便乐之”、“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家”。这也是张鲁能够“雄据巴、汉垂三十年”的原因。 我们现在参观的义舍斋就是张鲁在汉初平年间,率领徒众攻取汉中时,曾在此传道授教,在紫柏山周边设立了“义舍”,置“义米义肉”,免费提供给过路者。被毛主席誉为“中国空想共产主义的原生形态”。张鲁在汉中的政权虽然是农民起义胜利的结果,但不能视之为一般的封建割据政权,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评价。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