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盼望着到泰伯的故乡陕西省岐山县一走,撩开她那神秘的面纱,一睹她那美丽的风采。为了进一步探究吴文化的历史渊源,加强无锡和歧山两地的交流与合作,使之进一步发扬光大,今年2月28日我们一行四人受无锡市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委托,带着六百万无锡人民三千年的重托,从无锡机场出发,开始了“探源寻根岐山行”。 [CHAAD]
岐山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属陕西省宝鸡市管辖。全县辖11个镇3个乡,总面积826平方公里,总人口46.3万人。境内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岐蔡五公路纵贯南北。该县是陕西省经济十强县和对外开放县;又是全国500个粮棉大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和陕西省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近年来,该县围绕建设工业强县、畜牧大县、文化旅游名县、西部经济强县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全县经济社会事业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43.8亿元。近两年经济发展加快,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岐山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众多,素有“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转鼓之秀”和“陕菜之乡”的美誉。 满怀着对岐山人民的敬爱之情,当日下午2点左右,我们按约来到了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的关中大厦。岐山县县委书记孟军带领县委、县政府的有关领导早已在此等候。我将“第二届中国(无锡)吴文化节”的邀请函慎重地交给孟军书记时,孟书记连声道谢。经过交谈方知为了迎接我们,他们中饭都没顾得上吃,饭后,孟书记派车将我们送到了岐山县博物馆。 在歧山县博物管里,我们参观了一大批文物管藏品,其中许多是国宝级出土文物,尤以一批青铜器、甲骨文最为珍贵,令我们大开眼界,啧啧称奇。 紧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位于凤凰山“周公庙”。周公庙是岐山县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周公庙遗址是2004年被发现的,内有周代墓葬490多座,现已出土甲骨文700多片,夯土城墙1700多米,制陶铸铜作坊和大型建筑基址多处,出土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多件。周公庙除供奉泰伯之侄孙周公姬旦外,还供着奉周人先祖姜嫄、后稷以及周初重臣召公、太公的塑像,在其最高处的一幢殿内则供奉着泰伯、仲雍的塑像。我们拜祭了上祖后稷及其母姜嫄,并向周初列祖列宗行了“周公”之大礼。周公庙的管理人员向我们介绍了先祖创业和泰伯、仲雍奔吴前后的史实还有歧山地区人民为了纪念泰伯、仲雍所建各类泰伯庙的情况。据统计,在泰伯兄弟俩南奔荆蛮梅里所经过的地方,先后建有六座泰伯庙。北京大学考古系的教授、专家正好在周公庙考古,便从文物角度向我们介绍了周文化与吴文化的渊源及发展情况,使我们大受启迪。离开凤凰山已是天黑时分,由岐山县文化旅游局的同志陪伴,我们享用了誉满神州的岐山臊子面等特色佳肴,真让人回味无穷。 第二天天刚亮,我们在博物馆同志陪同下,早早的来到了位于岐山脚下的周原博物馆,见到了更令人震撼的各类国宝级出土文物和一大批罕见的微型甲骨文等。商周时期的重要文物有青铜器、火烧土、陶器皿、各种乐器、甲骨、兽骨、微雕等。据介绍,岐山县有馆藏文物万余件,这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物之精美令人惊叹、赞不绝口。 9点左右我们来到了泰伯的家乡——祝家庄镇岐阳村。该镇党委书记王鼎文、岐阳村村委书记张宏良带着乡亲们敲锣打鼓把我们迎到了泰伯的父王——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墓前。我们在周太王墓前行了大礼,并和大家合影留念。并装上了一小袋墓前的泥土和两小瓶岐阳水,准备带回家乡献给泰伯庙和墓。 接着我们来到了三王庙。所谓“三王”,即周太王古公亶父、季历、文王姬昌。三王庙前院为岐阳小学,后院大殿内供有三王画像和泰伯、仲雍公的神位。门口大柱上有一副对联,上书:“古公迁岐下周三王建都周原,泰伯创吴国源其周根盘岐阳。”参拜礼毕,我们给了刚开学的岐阳小学人民币5000元,作为对贫困孩子的资助,以继承泰伯兴市崇文的精神。中午11点半,我们回到了岐山县城。在关中大厦,我们受到岐山县领导的热情招待。继“句吴”古国第五世周章后的第一次两地会晤进入高潮,双方各自介绍着两地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和“十一五”宏伟规划,期盼往后两地加强交流与合作共荣的实现…… 是日午后,我们来到了泰伯奔吴的第一站——高庙。这里泰伯庙正在举行庙会,只见成群结队的乡亲们戴着“好人一生平安”的红布带在庙里进进出出。庙里正在演唱大戏,悠扬的乐曲声伴随着激昂的唱腔令人亢奋激动。我们穿过戏场来到大殿之上,参拜了泰伯、仲雍、季历的塑像,带着无锡人民的深情给庙里赞助了1000元人民币,然后戴上了“好人一生平安”的红布带依依不舍地赶往古都西安。 三千年的期盼,三千年的重托,三千年的会晤实现了!至德演义世间情,无锡岐山心连心。 啊!泰伯公…… 三以天下让,演义世间情,洒向四海播仁爱,至德照千秋!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