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东汉桓灵之世的法门寺位于西安与宝鸡之间的扶风县法门镇。遥想当年帝王的龙车凤辇西出长安,沿丝绸之路,经咸阳古道,长途跋涉到法门寺朝佛进香,其皇家气派该是何等辉煌! 在交通条件极为不便的古代,法门寺既非独占名山,又非扼踞要津,却何以成为香火鼎盛的关中塔庙祖庭,至尊显赫的皇家御封寺院呢? 没有名山古刹的奇松怪石为之增添神秘的宗教氛围,只有黄土高原的平实质朴为之衬托巍峨的皇家风范。走进法门寺,不仅走进暮鼓晨钟的佛教圣殿,而且走进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走进璀璨夺目的艺术宝库。 [CHAAD]
法门寺西北8公里处的周原是西周建国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周秦汉唐西通域外,南往巴蜀,此乃必经之地。3000年前,古公檀父率周部落“止于岐下”。以此为基,周武王克殷建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宗法为核心的周礼以及相关联的典章制度,是孔儒文化的发轫和滥觞,致使中国文化圣哲孔子由衷地赞叹:“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佛典记载,公元前272年,印度阿育王为在这里安奉佛祖释迦牟尼指骨舍利遂建塔成寺,至元魏王朝开示舍利800年间为华夏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公元554年,宇文觉遵从正统的周礼儒道,在“凤鸣之境,鹑首之郊”的岐阳之地建立北周政权。岐州牧拓拔育“广以坛殿,高其闭闳,度僧以资之”。法门寺(时名无忧王寺)迎来了历史上的初兴阶段。 自武王灭商,经秦汉,到隋唐,法门寺地宫,形成佛教之最高法界。佛典认为,为世之则谓之法,众圣出入之通处为门,故云法门。曾任岐州牧的唐高祖李渊,立国建唐后,改称“无忧王寺”为“法门寺”。李唐王朝尊奉舍利,弘建地宫,旌表佛塔,修瑰琳宫24院,度僧尼2万众。中宗皇帝敕法门寺为“圣朝无忧王寺”,塔为“大圣真身宝塔”,舍利为“护国真身舍利”。至此,关中塔庙祖庭法门寺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家寺院。 1987年4月3日,法门寺唐代地宫面世,出土陈列的数千件唐皇珍宝围绕佛指舍利,汇集了大唐盛世的辉煌,被社科界称为“佛教和唐代考古的总结性发掘”。 地宫丝绸是唐代宫廷丝绸的集群性发现,囊括了唐代丝绸的所有种类。金光闪耀的金丝银绒上各种绚丽多姿的图案,使考古学家不敢相信这是公元七世纪的工艺品,特别是织金锦的发现,使该种工艺和考古年代提前了300多年。地宫青瓷都是由越窑专为宫廷烧造,庶民不得谮用的秘色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言其青绿;“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水盛绿云”,言其清亮;而“金棱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玉之响”,言其尊贵。地宫金银器质地精良,工艺精湛,器形宏大,配套齐全,代表了继彩陶、玉器和青铜器文明后唐代金银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地宫茶具也被视为国宝级文物,折射出唐代茶文化的华美丰采。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开人类利用茶叶之先河。唐代茶道形式是日本茶道的母源……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