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北宋年间,周至孟兆社(今二曲镇北辛寺头村)人赵瞻,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资兼文武,名倾朝野,深得四朝皇帝倚重。官至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军事工作)。死后太皇太后为之痛惜,车驾亲临致奠,朝廷停止视朝两日,归葬故里,敕令当朝重臣范祖禹撰写神道碑文,令宋代四大书家之一蔡京书丹,制碑立于墓前。追赠银青光禄大夫,谥号懿简。 【生平简介】 据《宋史·赵瞻传》载:赵瞻,字大观,祖籍安徽亳州永城人。其父赵刚,曾为太子宾客,后迁居周至县北辛寺头村。 赵瞻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仁宗庆历六年(1046)27岁时考中进士。初任孟州司户参军,移作河中府万泉令,改作秘书省著作佐郎,知陕州夏县令,作八监堂,以秘书丞知彭州永昌县令。又升作太常博士,知威州。后升任尚书屯田员外郎。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5)自都官员外郎授作侍御史。后贬作汾州通判。宋神宗熙宁元年(1069)升为尚书司封员外郎,知商州,又授提点陕西刑狱。熙宁三年(1071)入为开封府判官。又离京做陕西转运副使,改永兴军路转运使,又改知同州。熙宁七年(1075)转调京西转运使,未就任,转调陕州。后授提举凤翔太平宫,又改作朝请大夫,知沧州。 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调作朝议大夫,提拔为枢密院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佑四年(1089),以中大夫参知枢密院事。 元佑五年(1090)殉职于位(京都开封)。 【言行纪略】 据《宋史·赵瞻传》载:赵瞻为官45年,历仕四朝,职兼文武,政声显赫,深得四朝皇帝倚重,为股肱之臣。 他先后作地方官37年,勤政爱民,尽心竭力,为百姓谋福利。任万泉县令时,他捐献家中碧玉、田地,修建学堂,四方学子远来就读。任夏县令时,书写古代优秀地方官的言行作为典范,监督自己。作永昌县令时,修筑6条河堰灌溉农田,每年节省赋税数10万,因争水引起的诉讼,随之而止,百姓把他比作西周名臣召公和杜伯。在威州知府任上,发现威、茂二州少数民族杂居,难以治理,认为将两州合并,在汶川设立郡所为宜,遂作《西山别录》,详陈利害。后来朝廷治理西南地区,就以《西山别录》作为重要依据。 在朝廷为官8年,忠君爱国,犯颜直谏,力求国富民强。担任都官员外郎期间,上疏英宗,直陈已见。他认为英明果断,独立决策是皇帝的最高权力,审视最高权力,当以天下大公为宗旨,以天下主流言论为依据,如此,权力才可以集中;对于积久的弊端,陛下应多加考虑;刑罚奖赏规定有误,可以更改则应更改,号令、言论、行为有失,可以纠正就要纠正;依靠卿相治理国家,应责成他们产生成效;对谏议官员应知其才,信其言;应该削弱宦官的兵权,边疆的事务应交付有威望的老将。权力不可歪曲而行事,以顺应天下百姓的愿望。英宗非常赞同。 皇帝派内侍王昭明等四人到陕西各地作安抚大臣,他认为宦官当此大任不妥,三上奏章,竭力劝阻皇帝诏回王昭明等四人。皇帝未许,他辞官以进,英宗龙颜大动,终从其言。 西夏人入侵王官,庆帅孙长卿不能抵御,朝廷反提拔其为集贤学士。赵瞻上言:长卿当黜,不宜赏,(此则)赏罚倒置。 朝中有议,英宗欲追尊生父濮安懿王为皇考,他坚决反对,面见皇帝,冒死直言:陛下为仁宗子,而濮王(即安懿王)又称皇考,则是二父,二父非礼。并与提出这一主张的大臣势不两立。其后,听说反对此事的官员皆被贬,他也请求受同等处罚。皇帝不答应,他入见皇帝,倾吐心声:我不能奉旨为官,而使朝廷因相同罪责受不同处罚,受到世人责难。 神宗即位,推行新法,与赵瞻议“青苗法”。赵瞻坦言己见:青苗法对国家聚敛财力方便,对百姓休养生息不利。 熙宁七年(1075)朝廷认为银钱份量过重,议定换以铜质,命令赵瞻实施,赵瞻不同意。他认为:钱币价值不变,可以安定民心,若以铜换之,则使之贬值,是欺民的作法。 哲宗登基,他进言: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人才,请各地的派出官员遍举人才,分出类别,划为三等,以备选用。 黄河于小吴决口,北注界河,东流入海已有八年,水官王令图请求将黄河改入故道,理由为:黄河入界河北流,失去天险,过去澶渊之役,若无黄河阻挡,北方军队不会停止。赵瞻主张朝廷先派人查看,如果不行急应停止此举,如果可行宜作多年计划来完成,以缓解民力,不可大兴劳役于一时。认为守国之道依靠的德政而非天险,澶渊之役之所以得胜,是因圣主之大德,将相之智勇,敌军统帅才降服,怎么是黄河之功呢?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 洮、河各少数民族认为青唐首领软弱可欺,想依靠中原军队废除之,边关守臣急请用兵。赵瞻认为不可:制御外国要以诚信为本,况且已经委任他以官职,他现在虽失去当地人心,但没有违犯大宋国法,有什么理由讨伐他们呢?如果伐而不克,战争会因此而起。 赵瞻又奏请朝廷解除渠阳驻军,以缓解荆州、湖州百姓的负担。并请求下诏书让西夏归还掠去的永乐一带人口,西夏人听之。 赵瞻72岁卒。太皇太后叹道:可惜啊,忠厚的君子。车驾亲临,朝廷为之停止视朝两日。 赵瞻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春秋论》30卷,《史记抵牾论》5卷,《唐春秋》50卷,《奏议》10卷,《文集》20卷,《西山别录》1卷。计6种116卷。 【历史评价】 赵瞻是北宋中后期具有强烈正义感和民本主义思想的一代名臣。与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范仲淹同朝为官。是陕西历史上职位显赫,功绩卓著的朝中大臣之一。是周至建县以来2110年中职位最高的官。不仅为当时世人所敬仰,给后世亦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历经五朝,为四朝元老,资兼文武,德隆望尊,名倾朝野,忠君爱民,犯颜直谏,忠心耿耿,屡升屡降而不悔。他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士大夫的典型代表。 他的忠君思想在朝廷为官期间表现的非常彻底,为英宗说政,劝阻英宗追认生父为皇考,力劝英宗追回派出作安抚大臣的宦官,直言神宗新法之弊……冒死、辞官、求贬以进言,置自己身家性命于不顾。他的民本主义在地方和朝廷都有充分表现,捐献碧玉田产建学宫,兴一方之学;兴修水利,便一方之民;解除驻兵,减一方之负担;减缓劳役,减轻民众之苦;指正青苗法之弊,培万民之根本……他尽职尽责,每任官职皆勤于职守,尽心竭能,不辱使命,不计得失。他把君、国和天下百姓看的很重,把自己看得很轻。他在神宗变法中为旧派,绝非出于既得利益者的自保,而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人民休养生息。因而王安石诱以重职而不作,甘愿被贬谪朝外。他才智超凡,治国讲德,御敌讲信,拔才讲能,外交讲善……著书立说,见解高深。其言其行,虽隔千余年历史尘雾,而今依然放射着耀眼的思想和精神光华,照彻古今。 赵瞻死后,哲宗皇帝敕令左朝散郎试尚书,礼部侍郎兼侍讲范祖禹为其撰写神道碑文,令左朝散郎龙图阁待制,知永兴军府事,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蔡京为其书丹。归葬故里,建墓园5亩,墓堆如冢,立御制神道碑于前,形制宏大,历经千余年风雨而不朽,不意毁于文革中。但值得庆幸的是,蔡京当年在作四川地方官时,又在重庆大足县北山佛湾石窟崖面刻写赵瞻神道碑全文,名为“赵懿简公神道碑”,以示纪念。而今依然保存完好,为蔡京传世原碑刻之仅见,其书法价值非常之高。现赵瞻31代孙赵存安,32代孙赵洪周,置地2亩,欲为先祖重建墓园,重立神道碑,请名刻工,依重庆石窟1987年拓片原样刻制,供后世凭吊瞻仰。 【赵存安】周至县二曲镇北辛头村人,生于1947年,中学文化。曾在县农机站、三清苗圃、县林科所、永红林场、厚畛子林场工作。是北宋同知枢密院事赵瞻第34代后裔。业余时间热心研究整理先祖赵瞻的史迹典故。
作者:赵存安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