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长葛城西十五公里的陉山南麓,有一个美丽的村子,这就是后河镇榆林村。秀美的山川,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诸多美好的传说。 一说该村命名与一代先贤陈实有关。陈实(公元104--187),今长葛市古桥乡陈故村人。东汉时曾任永城太丘长。蔡邕称其“含元精之和,应期运之数,兼资九德,总修百行--------善诱善道,仁而爱人”(《长葛县志》陈太丘碑)。晚年的陈实隐居于小洪河的上游,具体位置在后河镇芝芳村和樊楼村的交界处。后人曾在此建太丘祠、德星观以示纪念,其宏大的建筑今依稀可寻。陈实当年在此手植柏树数十株,至解放前期被砍伐时已与本市现存的社柏相媲美。祠的西部是几亩见方大的养鱼池,陈公在此修养身心,淡泊明志,颐养天年。祠的西南则是一片几十亩大的竹林,相传,当时陉山南麓的山民为生活所迫,常常越过洪河到此采集竹叶竹枝,制作蓑衣,也叫雨淋儿。陈公不予禁止,且时常为山民安排茶水或便饭。为方便山民,解决天冷时的过河之苦,陈公在洪河之上架起石桥一座,后人称其陈公桥(今存遗址)。桥架成以后,陉山南麓采集竹叶的山民越来越多,而制作的雨淋儿除自己使用外也维持了生计。山民为报答陈公的恩德,便以赖以生存的“雨淋”作为自己的村名,即今天的榆林村。 另一种说法是:为防止陉山坡地的水土流失,勤劳而富有智慧的山民在山坡上用石块垒砌成一层层的堰(梯田),把山坡上的土平在堰中,种上树和庄稼,这样,当大雨形成的山水到来时,能大大减少水土的流失,保证作物的生长,从而改善了生存的环境。山民们称能挡水蓄水的堰为“雨淋坑”。又因这层层的堰布满了山坡,远远望去就像鱼鳞一般,故又称“鱼鳞坑”,这也是榆林的来历。 诸种传说,勿须定论,但先人们对民族美德的继承和能正确认识环境与生存的关系,的确是值得我们及后人弘扬和效法的。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