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相传晚唐诗人温庭筠年轻时才华出众,每参加科举考试,押韵作赋,能在八叉中间写成,故人称“温八叉”。 有一年,温八叉出京城去南方做小官,路过商州,夜突城北板桥,板桥山高谷深,河流湍急,人们就能板作桥横架河上,方便行人往来,因此取名板桥。温八叉到板桥时,正值春节过后不久,客舍门上的春联还在。上书: 茅店客家雄鸡报晓催君早 残月西天板桥已响踏霜声 对眉是:愿思前程 温八叉对于这些来自山乡野民之手的东西,根本不放在眼里,可他看到这副春联后,却触起了心思。他怀才不遇,仕途暗淡,有力无处使,可为生活不得不奔波,沿途顶残月,踏浓霜,住茅店,餐野食。又想起自己一路所见店舍春联,多是什么“请君留步春常在,巧启财源客满堂”之类的俗话,而这愿君思前程,启客不畏艰辛早行的春联很有深意,他不禁叹道:“俗民不俗也!” 晚上,温八叉用完饭,便要了一壶好酒同店主人开怀痛饮。在叙谈中,温八叉知道了这副春联出自主人之手,不觉暗暗敬佩。店主人知道了温君的才华名气,顿生敬意,便请温君题诗留念,以荣店合。温君满口答应。可写什么呢?他想起了刚才看到的春联,又联想到自己的一路风尘,举杯叫道:“有了,有了!”忙叫店主人取来纸笔,挥毫写道: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店主一看,连说“妙!妙!”随即温八叉又写了《商山早行》诗稿,送给店主。温八叉走后,店主人去州城请人裱糊了那首诗,悬挂中堂。这事便一下子传开了。 一天,店主人正在忙活,急听店外桥上人喊马叫,猛吃一惊,不知出了什么事,原来是州官听说温八叉在这山野小店留下了手笔,专程前来,以饱眼主。州官不看则已,一看赞不绝口,连呼:“温公高手高手!吾辈差矣!” 从此这间茅舍小店身价百倍,客来客入,争相留宿,红火了好几年。《商山早行》也就很快传入长安,轰动京城,成了绝妙千古的佳作。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