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房玄龄是辅佐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功臣,也是当时朝廷重要举措的谋划者和实施者,因造就了李世民名垂青史的“贞观之治”而被列为古代著名宰相之一。李世民在此避暑修养时,得知爱相房玄龄身染重疾,便下诏让其立刻来玉华宫养病并特许 “停卧治事”。两人相见唏嘘不已。太宗将宰相安置在偏殿,名医谨治,御膳供应,并让人随时票报宰相病情。因关切宰相,太宗甚至嫌自已所居玉华殿与宰相所住偏殿之间的隔墙碍事,特命将隔墙凿开,以成快捷方式。由此可见君臣之情。无奈房玄龄已病入膏盲,不久就撒手人寰,病逝于玉华宫中。为了纪念房玄龄,太宗赐其殊荣,让其陪葬于昭陵。
[CHAAD] 太宗一生酷爱书法,广集天下名帖。这一点已被世人熟知。据说著名的《兰亭序》就埋藏于其昭陵之中。太宗善于“飞白” 也是不争的事实。“飞白”是用枯墨走笔的一种书法艺术,字体苍劲。因书写时快书如飞,笔画中常见一丝白地而得名。据说此法创于东汉蔡邑而由太宗将其发挥到极致。其书法常被人争抢收藏。而他也常将其 “飞白”作品赏赐于群臣。据历史记载,公元643年,太宗廷宴群臣时,书兴大发,便泼墨飞白以赐赏群臣,一时惹得满朝群臣争相哄抢,场面好不热闹。清代著名书法家张祥河在浏览玉华宫时草书了“避暑唐宗真得低,年年飞白玉华宫。”的著名七律,此诗被后人刻于青石之上,现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被收藏于当地的文化馆之中。惜世上至今未见留有太宗“飞白”真迹,实乃遗憾!
这棵长在玉华村前的树真是一株奇树。它一半已枯死,另一半却仍生机盎然。此树高达十余米,树冠直径有10米树龄已有百余年。此树为荜钵罗树,由原种在芝兰谷正宫前老锣树树枝移植而来。相传老荜钵罗树为玄奘从印度带回亲手种在玉华宫中。它的根基已大过一间房屋,树干须数人抱,树心已空。可惜当年国民党部队驻扎玉华宫生火做饭将其烧毁。荜钵罗树又名菩提树,与佛教关系密切。菩提“觉、智、道”的意思。根据史书记载,佛祖释迹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的。据说玄奘由印度共带回两棵荜钵罗树,其中一棵就种植在玉华宫,另一裸种植于京都长安的大慈恩寺中,可惜未见存活。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裸树上有一个铁胶拴马链。据说为唐僧拴马时所用,是其第四大弟子用气功所钉入,结实牢固,无人能将其拨出。我们中如果有人感兴趣,不妨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将其拔出来,菏面就是芝兰谷。
芝兰谷 芝兰谷俗称“冲宫”。当年玉华宫肃成殿就建在这里。今人因其曾为玉华寺旧址而又称此谷为 “寺沟”。不过如今,因此谷里时常有青蛇出没,所以也有人称它为 “蛇谷”。其自然景观以苍松石崖和悬泉石窟而出名。
来到谷中,只见百米黛崖环拥峭立。崖上细流串珠般散落,长年不息,故名“水帘”。崖中有一排半环形石窟,窟中立佛拿8处,石穴一段。拿内造像已经损毁,仅存一长方形石座。两拿之间以石墙相隔,墙上雕有莲花、菊花、缠枝卷叶、执戟力士、骑士等浮雕。浮雕虽已避风化,但仍清晰可辨。石窟下崖壁之上,有7个直径为30-50厘米的“人”字形洞眼。崖前为一宽阔的草坪,草坪之上唐代建筑用料随处可见。此为肃成殿遗址。据推测,肃成殿应当是一座窟檐建筑。其房殿纵擦与崖壁垂直,为庞廊式或歇山式。来到这里,我们不禁肃然起敬,因为这里是著名的佛学大师玄奘译经和圆寂之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