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效常
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是个土石山区。境内层峦迭嶂,沟壑纵横,交通不便,群众居住分散。唐代诗人贾岛曾赋诗描绘镇安:“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宜是老禅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这是镇安的历史写照。
民国时,广大贫苦农民多数住的是茅庵、草舍、石洞、石板房,大瓦房、粉壁墙多为地主庄园和庙宇、祠堂。解放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群众的居住条件有了显著变化。据1985年统计,全县村民现有住房157649间,户均2.8间。城建局在永乐、云盖寺镇调查1088户、4807人的住房,使用面积为56761平方米,人均11.8平方米。县统计局1986年底对60个记帐户的抽样调查,年末平均每户使用房屋面积16.4平方米。
目前,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情况下,交通与居住条件的好坏,对发展商品生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改变山区的经济、文化落后状况,还必须逐步改变群众的居住条件。
一、农房建设,必须节约用地
“土能生万物,地可出黄金”。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我县1950年耕地为56.47万亩,1986年为35.66万亩,比1950年减少58.35%。36年来共减少耕地20.81万亩,平均每年减少耕地5780亩。假若按此速度减下去,全县再有62年后将无地可耕。这不能不令人焦虑。
相反,人口却直线上升。1950年为17.39万人,1980年为26.24万人,以后这几年由于大抓了计划生育,放慢了人口增长速度,到1986年底,实有人口26.9万人,比1950年增长54.68%。人均占有耕地由3.24亩减少为1.32亩。农房占地15869亩,占现有耕地的4.45%,户均0.28亩。
《土地管理法》第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全面规划,加强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乱占耕地和滥用耕地的行为。”珍惜耕地,在山多地少、石多土少的土石山区尤为重要。乡(镇)村建设应当按照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制订规划,不占或少占耕地。凡是能利用坡地、薄地的,就不要占用平地、好地;凡能改旧建新的,就不要另划庄基地。
二、农房建设规划,要坚持“适当分散,相对集中”的原则
我县村民居住的密度是不平衡的。从垂直自然区划分布看:河谷川道(海拔800米以下)占总人口的16.2%,浅山缓坡(1200米以下)占总人口的54.36%,深山沟垴(1200米以上)占总人口的29.43%。也就是说在山上居住的村民占总人口的83.8%。有些地方,山有多高,群众就居住多高,真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据调查,全县14000多户是单庄独户,占总户数的26%。居住过于分散的坏处很多,大概有以下九条:小孩不便于上学,文盲多;听不上广播,看不上报纸,眼界不开阔;用不上电,全靠手工操作;通不了公路,运输全靠肩挑背驮;医疗不便,小病拖成大病;不便于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生活单调;特困户多,大龄青年找不下媳妇;道路艰险,灾害频繁,非正常死亡多;单家独户,非生产性占地多。
根据以上情况,山区群众居住采取“适当分散,相对集中”的方针势在必行,山区农房不可能大集中,像平原地区那样建设大村庄,但建设七八户、十多户的小村庄是完全可能的。这是发展商品生产的需要,是提高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如此,就很难普及教育,也很难实现现代化,这是我们应当及早注意的。这不是说现在就要大拆大建,而是作好规划,从今以后再不要搞单庄独户了。
群众的居住相对集中以后,高山远山耕地是否会出现大量废弃呢?这要做具体分析。高山远山大部分是挂牌地,本来就在禁耕之列,弃耕后更有利于水土保持。能耕种的地,可以种植绿肥以地养地,可以沤制绿肥,或畜圈上山,辅之以化肥,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三、选择安全地点,合理布局村庄建设
土石山区的地理条件复杂,滑坡和松散石头多,泥石流多,河水暴涨机遇多。1983年钬,全县遭受三次暴雨、洪水灾害,共冲毁倒塌房屋2097间,致危房屋2278户、8100间。那次,有的户因山坡滑动,坍塌了房屋;有的因泥石俱下,乱石飞滚,砸倒了房屋;有的因洪水猛涨,泥石满沟,冲毁了房屋。1983年以来,全县共发生大小滑坡体6300余处,1987年6月的几次暴雨坡体有走向的269处,威胁113个村庄、2597户房屋的安全。暴雨洪水提醒了人们,山区建房一定要做到“四个不要”,即:不要在滑坡体下盖房,不要在松散的岩石上盖房,不要在乱沙石上盖房,不要在河沟边盖房。
这样说,是否就要占好地、平地建房呢?也不是。古代兵法上讲“依山傍水扎营”,山区小村庄建设最好是“依山傍水通公路”。水平线绕山转,背靠青山,面对绿水,单面街道,猪圈、厕所放在屋后,门前公路与院坝结合,平时通车到门口。
四、适应商品生产发展,设计好房屋结构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多年来,我县农房结构发生了三次较大变化。解放初,多为“茅庵草舍石板房,树枝山竹当围墙,雨天室内无干处,睛天处处透日光”。六十年代“三间大瓦房,里外粉壁墙”就是好房子。七十年代兴起一种“明三暗六假十二,实为平房假楼房”的结构模式(外型3间,进身8米,一隔为两间,上下两层,就为假十二间)。这种结构,虽然利用了一点空间,但光线不好,只宜于居住,不便于生产。八十年代,在一些集镇开始出现了以砖混结构或砖土木结构的小楼房,这代表着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房建设方向。
楼房虽然造价高,但它向空中发展,节约用地,经久耐用,很值得提倡。我认为,当前在乡(镇)以上凡是财政拨款的机关、学校、事企业单位建房,首先应考虑建楼房,比较富裕的专业户可带头建楼房,再不要搞“四水归堂”的小院落了。村民建房,盖不起砖混结构小楼房的,可改变以往的设计,对土墙体适当加高加宽,即可盖两层的砖土木结构楼房。无论是盖楼房或平房,都应改小窗口为大窗口,改土地平为水泥地平,改无烟囱为有烟囱。这样,既干净卫生,通风透光,又便于室内干活,发展商品生产。这样,十多年后,乡镇面貌就会有个大的改观。
今后农房建设的发展方向大抵是:从过去的水平结构注意转向立体结构;从只注意数量逐步转向注意质量;从只注意新建转向改造旧房与新建并举。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