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县古墓葬
2012-6-28 21:30:23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共65处,主要有:
唐代
唐忠武王浑瑊墓:——唐贞元十五年(799)建,位于县城40公里云岩镇山中村,(原三塚村)墓地面积80亩,冢三座:王冢一座,附冢两座,坐西向东,围墙100丈,圈地10.7亩。冢西王庙1所,坐北向南,围墙50丈,圈地4.4亩,共圈地15亩,余地65亩,系瘠下地,由附近村民佃种交租。清乾隆十一年(1747)以佃户充为墓户,每亩交银5分,租谷5升,以资补墙垣,庙僧口食之用。自乾隆十四年(1750)征收起,按年解司。武王庙后有3通石碑,西有碑造像16尊。墓前碑文是“唐忠武王浑公城墓”进土及兵部侍郎陕西巡抚兼都御史加五级毕沅书,察院右附都,大清隆岁次丙申孟秋。原城东凤翅山有庙,今无存。
高柏佚名墓:位于高柏乡高柏村,仿木工结构砖室古墓。座北向南,内分正室和东、西耳室,正室呈方形,高4.25米,边长2.55米,下方上园,上顶突出向下斜砖平铺9层,顺砖坪铺10层,八角形顶端镶一避邪铜镜闪闪发光。室内有1.6米砖坑上有柏床1付,雕刻精细,人头骨1个,花纹瓷碗1个,北壁雕刻仿木式八卦楼,楼角各垂龙头1个,斗枋俱全,砖雕坑围。墓门未开,封门石高1.7米,宽1.1米,门高1.5米,宽0.8米,墓道长2.2米,东西两壁各有砖雕交窗4扇和通向耳室的园门,高0.9米,共有砖雕故事52方(43方人物,9方花草)高30厘米,宽25.5厘米,方距16厘米,南壁出檐处站立各执不同乐器的砖雕鼓乐俑12个,南侧顶端有60厘米洞1个,系盗墓所致。东西耳室大小相同。长2米,宽1.7米,高2.3米,下方上园,各有砖雕故事19方,玛瑙耳环1对,该墓有一定艺术价值,有待进一步考证。
明代
刘志诚墓:位于宜川城北九龙台山顶,冢高1.15米,冢4,东边一墓被盗,墓地东西长14米,南北宽13米,坐北向南,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九月九日。附属物有石人、石马各1个,碑首2个,残缺不全的礼器等
石马陵张友贤墓:张友贤墓又称石马陵。是明代山西太原村静乐县知县张尧行父亲及母亲刘氏之墓。位于宜川县寿峰乡老吉堡村东北200米处,地处黄河边沿,地势非常独特,现保存完好。属壶口景区。
墓有二冢,坐南向北,冢高1米,周长170米,宽25米,长60米。墓地呈台阶形。第一阶是第一道石碑坊;第二阶是第二道牌坊,两边依次排列离首龟坐牌各一通,上书“圣旨”全文,两旁石狮各1个;第三阶两边对列石羊1对,石虎1对,石马1对,翁钟2对,据本村村民张凤鸣、梁正海两人于民国下墓内查看称,墓室高大为砖砌窑洞,有1付棺套内装4付小棺,周围可通过人。窑后顶后放1手印大砖,手印1尺2寸长,墓志铭埋在窑顶。民国十一年(1922)冬,该墓被盗,张姓派4个大汉追至山西柏山寺,发现盗墓者9人,身背9支枪而未阻。墓址有3间4柱石碑坊,高3.3米,宽5米,厚0.32米,仿木建筑,正次楼间都有如意斗拱式样,平板为花草浮雕,次额为牡丹、荷花、天马、仙禄、鹿、人物像、顶式为无殿顶,柱方形,下有护柱石鼓。第一道牌坊正额刻有“纶音褒封”4字,左侧小字:“赠文林郎张公”右侧敕“赠儒人刘氏”,“万历三十八年岁次寅戌三月吉日创建”。第二道牌坊正额刻有“齿德达望”4字,左侧小字,“明恩授寿官乡钦大宾槐原张公”。右侧“儒人杨氏”,背文为“万历寅戌三月清明吉知州男尧甫等奉祀”。
张琛墓:明,都谏,成化乙未进士,位于县城南郭家〓村。
刘志诚墓:知州,位于县城北九龙台山。
刘继墓:知县,位于县城北党湾乡茹曲原村。
杨自新墓:都督,位于县北40公里种田岭。
杨元柏墓:位于县城南西岭后。
功德碑:位于墓地第二层台地石牌坊后边,左右各1通,螭首龟座,首高0.8×0.85×0.22米,身高2.2×0.85×0.22米。首额篆刻“碑记”2字,碑身边栏为云纹,背为缠枝花纹,龟座头尾残。
石象生(石兽):该石雕造像均在墓前两侧,石人(翁仲)4尊。两尊头戴官帽,身穿官服,高1.5米,宽0.56米;两尊头戴相帽,身穿蟒袍玉带,手扬笏板,高1.9米,宽0.64米。石马两匹,头向东,尾朝西,鞍具齐全,高1.35米,长2米,石羊两只,头向东尾朝西,跪卧式,长1.2米,高0.8×0.35米。石狮两头,向东蹲卧,张口瞪目,一雌一雄,高1.15米,腿残。
另有两处古墓中出土镇墓兽1个,五彩蟾形盖紫砂壶1个。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