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寺观庙宇
2012-6-25 23:59:07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旧时,境内大小古庙宇遍布城乡,民国初年仅榆林城区有寺观庙宇60多处。之后许多古庙宇改办学校等。1957年统计尚有居住僧人、道士的寺观40余处。“文革”中大部古庙宇被毁,现全市遗存古庙建有20余处。
戴兴寺古庙建群 位于榆林城内东驼峰山,有戴兴寺、香云寺、洪济寺、大庵和老爷庙(关帝庙),故称“四寺夹一庙”,其中戴兴寺规模最大。
戴兴寺 建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原为延绥镇总兵戴钦家宅。后舍为寺,请洪济寺僧人佛济主持,称为戴兴寺。明正德十三年(1518)武宗帝巡边抵榆,纳戴钦之女,赐戴钦尚方宝剑,挂征西将军印,戴氏声威显赫一时。明天启七年(1627)、清康熙二十年(1681)四十二年(1703)、乾隆三十年(1765)、光绪三十年(1904)戴兴寺均有维修。寺分3院,有殿宇共54间,布局因山就势,错落有致,总占地面积2846.1平方米。主要有五佛殿、观音殿、地藏殿、罗汉殿、十王殿、韦陀殿等。五佛大殿为重檐歇山式两层砖木结构建筑,总高11.2米;一层为砖砌5开间通堂拱券式枕头窑,宽22米、深9.4米、高4.7米,外接飞檐走廊;南、北两侧各砌砖拱券洞,置砖踏步,拾级而上达二层;二层为歇山檐廊砖木结构5楹36柱环廊,南北19.4米,深10.6米,顶覆仰合灰瓦、脊兽。二层东院为大雄宝殿、地藏菩萨殿、罗汉殿,都为硬歇山单檐式砖木结构建筑。原五佛殿二层楼阁内供高1.5米铜佛5尊,上下廊檐悬挂明、清大木横匾10多块,其中明崇祯九年(1636)“急周同道”大匾记载:这年榆林饥荒,该寺第四代主持僧仁明等收容它处僧人52名、道士23名、尼姑15名长期供斋度荒。五佛殿南耳楼内塑有戴钦像,北耳楼内塑有本寺第五代主持僧智福像。全寺有铜铸木雕等佛像100余尊,藏经书3000余卷,“文革”中尽毁,寺院辟为粮食仓库。1982年7月,戴兴寺公布为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住寺僧人一真、大旭等收集流失庙物,先后找回明清木匾8块及石碑等法器共10多件。而后相继维修寺庙,重塑佛像。1985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戴兴寺”木匾悬于寺大门额。
洪济寺 毗连戴兴寺北侧,建于明代。南55.5米,东西18.5米,占地854平方米,寺分南北两院,南为弥勒殿,北为观音殿,殿宇共18间。弥勒佛殿,座东向西,硬山单檐砖木结构,殿面阔8.65米,深7.3米,高7.4米,内存明代弥勒佛泥塑大像1尊,造形逼真保护完好。
大庵 在洪济寺北侧,建于清代。东西45米,南北30米,占地1365平方米。寺分两院,北院殿宇14间,南院殿宇22间。正殿座东向西,宽9.6米,深7.9米,高4米,硬山单檐结构。寺院残存起脊廊檐,山门宽2.5米,深3.8米,高4米。寺内现遗存清代石碑、木匾共7块。
老爷庙 在戴兴寺东侧,建于明代。南北72米,东西38.3米,占地2756平方米。原设一大院,中为关公殿,北侧有过厅宫殿,东西南三侧有配殿。关公殿为歇山单檐砖木结构,阔21.9米,深18.4米,高11米,殿前卷棚高6.5米,顶覆琉璃瓦兽,内有彩绘壁画。原庙内建有琉璃九龙壁,“文革”中被毁。
香云寺 毗连戴兴寺南侧,建于明代,南北67.5米,东西67米,占地4523平方米。寺分鲁班殿、七佛殿、三净身三院,有殿字38间。正殿三净身,座东向西,歇山单檐四出檐廊砖木结构,四面环廊,顶覆琉璃瓦,内壁有彩画。殿阁面阔16.3米,深10米,高7.4米。寺内现长古柏两株。
金刚寺 位于榆林城东1.5公里榆阳河南山峁上,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二年(1603),为道、佛、儒三教于一体的寺庙。寺院有殿宇33间,依山就势修建,南北100米,东西55米,占地5500平方米。台阶式通道由沟底直通正殿三教殿。通道两侧排列3层建筑,一层离沟底15米,砖拱洞3孔,中为山门,左右为配殿,东西12米,洞宽2.5米,高3.3米;二层两侧方形平台有殿宇;三层建钟、鼓楼。三教殿,座南向北,两层建筑,一层一枕5孔砖拱窑洞,外接廊柱飞檐宽19.8米,深9.8米,高9米,内塑释迦、老子、孔子像。二层楼阁为3孔一通砖拱窑洞硬山顶配檐廊建筑,宽19.8米,深6.1米,高4.8米。抗日战争时期,邓宝珊曾在该寺设司令部,近年群众集资维修,寺内现存明代万历四十八年(1620)铸造的大铁钟一口。
兴隆寺 位于麻黄梁乡张虎沟村,原名张家香塔,始建年代不详,明代修复改称兴隆寺。寺内殿宇16座、30间,占地20亩。寺院山门为硬山椽檐结构,宽1.9米,深3米,高4.2米。祖师殿为砖拱窑洞,硬山屋顶椽檐廊,宽4米,深7米,高4米。玉皇殿位于祖师殿后,硬山顶,有前廊,宽6米,深4米,高5.8米。寺内现存唐代石刻佛像1尊,明代抄写经书43卷,木刻佛像1尊,明清两代复修石碑14幢,乐楼1座。祖师殿内左壁遗书趣味藏头古诗一首,书写排列:成不念/住不粮无子/兵本子日才/写是孔三是/下鲁国人不。其读法:孔子本是鲁国人,三日无粮不住兵,写下藏头诗一首,不是才子念不成。
龙泉寺古庙建群 位于麻黄梁乡王庄和崖窑沟村的上、下黑龙滩沟中,有龙泉寺、黑龙庙、雷母庙等。龙泉寺在下黑龙沟,始建年代不详,明正德十三年(1518)重修。有七佛、娘娘眼光、九天圣母、孤魂、玉皇、黑龙等庙殿12处,明清庙建共30余间,全寺东西180米,南北80米,占地1.5万平方米,座北向南。寺山门硬山椽廊砖木结构,宽2.1米,深1.3米,高3米。大佛正殿为3孔通堂砖拱枕头窑,硬山顶廊檐式建筑,宽8.7米,深7.8米,高5.8米,是该寺最大的建筑。东侧娘娘殿属硬山顶接廊檐式,宽7.4米,深7米,高5.6米,其它眼光等庙殿较小。寺内现存明、清碑刻6块,铁钟5口,古泉1眼,长古柏10多株。
黑龙庙 在龙泉寺北1公里的上黑龙滩沟,创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后数次维修。庙院建有黑龙庙、山神庙、九天圣母庙、雷母庙等明、清庙建10多间。现存明清碑刻7块,其中明成化十二年(1476)碑刻记载,当时重修黑龙庙时,庄主邀乡民共议,愿捐出该处土地修建黑龙庙,并定约“四山树木不伐不牧,示庙之风水也”。庙周岗峦起伏,现古柏森森,幽谷石径,数处清泉喷涌流淌,黑龙古庙地幽景胜是榆林风景优美的游览处。
龙严寺 位于刘千河乡龙严寺村,始建年代不详,明清两代多次维修。寺为四合大院,建有三大佛殿、十八罗汉殿、观音殿、关公殿、娘娘殿,东楼等殿字16座共40余间,占地1.5万平方米。正殿三大佛殿为3孔通堂砖拱枕头窑,硬山顶椽廊式,宽8.4米、深7.5米、高5.5米。山门外建八卦楼,片石叠砌基础,楼为四方体八角攒顶式砖石结构,设1门2窗,高5米,造形独特。寺内现存明、清碑刻11块,近年重塑神像。
三圣寺 位于青云乡殿皇峁村凤凰山上,始建年代不详,明、清屡有修建。寺依山就势分三层建筑,有祖师殿、玉皇楼、娘娘、黑龙庙、五祖殿、七贞殿等庙建12座共43间(孔),占地1.2万平方米。台阶式通道长12.1米由山底直通山顶祖师正殿,祖师殿为3孔通堂砖拱枕头窑,硬山顶椽廊式,宽8.4米,深8.2米,高5.3米,两侧设配殿。正殿前有砖雕隐壁,上雕“骑牛过河”图,长1.8米,宽1.35米,两边刻楹联。寺内现存明清碑刻6块,僧塔2座。
香严寺 位于刘千河乡屈渠村万桃山坡,始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清代屡有维修。全寺建有三教殿、娘娘殿、三霄殿、土神庙、钟鼓楼、禅窑等16处,明、清庙建共40余间(孔),占地600多平方米。三教正殿为3孔通堂砖拱枕头窑,硬山顶廊檐式建筑,宽11米,深9.55米,高5.5米,内祀真武祖师,两壁彩画。南北两侧庙建较小。寺东北山峁建禅院,有禅居石、土窑20余孔。现寺内存明代壁画7幅、大铁钟1口、小铁钟2口、铁磬、铁碘7个,10~20厘米古铜佛像10余尊,抄本古经书6册,明清碑刻10多块,其中清康熙年间榆林著名书法家陈璋书碑刻1幢。1985年公布为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云山寺观 位于青云乡青云山,是合道、佛教于一体的寺观。明代创建时,在今寺观南约1公里之小山颠仅建1小石窑真武祖师观,遗迹犹存。民国8年(1919年)当地农民王起圈在今址募资修建祖师殿3孔,灵官殿东窑2孔,圣母殿西窑1孔,迁真武祖师诸神于此。民国16年(1927年)春,井岳秀、姜梅生等会同地方信士多方筹措资金,广募能工巧匠兴工扩建青云寺观。工程历经15年于民国31年(1942年)告竣,逐成现在规模。据原碑记载,共计费银洋117000余元。工程先后分两期:一期(1936年前)是东部道观,建有祖师、三清、三官、圣母殿和玉皇阁、真人洞、龙王庙等;二期(1936年后)是西部佛寺,建有大雄、菩萨、弥勒、金刚、东西罗汉殿及讲经大堂、禅堂等。全观寺庙建筑共289间(孔),或一层,或二层,有单孔一殿,有数孔一殿,均为砖砌歇顶拱窑,前接丹漆木柱斗拱,飞檐戗角明廊,顶盖琉璃瓦脊。寺观各庙殿内神像由榆林著名雕塑家万起运等雕塑、粉饰装点,坐卧立跪、姿态各异,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大小神佛像共706尊;由著名画家孙寿山彩绘精美壁画共1070余幅。此外,建钟鼓楼4座,飞宇轩昂木牌楼3楼,乐楼1座,赏景清风台、八角亭各1座,铺砌寺观南山门通至山下青云河石阶276级,并修建和雕刻碑碣、碑楼、寺大门、砖雕楹联数千件。整个庙宇共分18院落,占地46亩,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毗连相通,浑然天成,成为民国时陕西所建的第一大寺观。
自寺观竣工,住寺僧人高定宝等在寺观内外及青云山上常年坚持栽植松柏杨柳,桃、果、杏、葡萄等各种树木和牡丹、芍药、玫瑰等花草。早在50年代,青云寺观就成榆林县绿化先进单位,僧人高定宝也多次被评为宗教界先进绿化工作者。
“文革”中青云寺观遭到破坏,殿内工艺精湛的石雕、泥塑、壁画以及堪称工艺佳品的木牌楼和碑碣等荡然无存,其它如树木、砖雕、亭阁不同程度亦遭破坏,且长期被化工厂占用。1980年落实宗教政策,青云寺观得以退还。1985年5月又列为榆林市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从1981年起,陆续复塑粉饰各庙殿诸神佛像,彩绘壁画,重建被毁木牌楼、亭、楼阁等,并重新雕梁画栋,丹漆廊柱户牖,培植花卉林木。于1992年3月全部维修工程告竣,屡计费人民币约70余万元,用木材约30余立方。
黑龙潭庙 位于镇川镇红柳滩村东山谷,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清光绪十年(1884),民国21年(1932)均维修。古庙建主要为黑龙大王祠、过厅、钟鼓楼等。庙祠东西有9眼山泉,分注入9小石潭,称之九龙潭,其中庙北30米山崖处有一卵形泉口,俗称“海眼”终年涓涓流出泉水,如蛟龙吐珠,故为榆林旧八景之一“龙穴藏珍”。庙前48级石阶左右竖石旗杆一对,各高6米,杆顶置两层四方石斗,石雕精致。石阶下民国21年(1932)建石牌楼1座,由28块精雕细刻石砌合而成,石牌楼横额镌刻:“敕封灵应侯”,石柱楹联刻:“出龙宫风调雨顺,八海藏国泰民安”;石横梁、枋浮雕二龙戏珠、凤朝阳,花草等,石横梁上砌精雕细琢石斗拱、飞檐、龙岚脊顶。石牌楼雕刻玲珑剔透,技艺精湛堪称工艺佳品,1984年列为本市文物重点单位。
在通往黑龙潭的榆包公路东边,1986年建成四柱三门楼的钢筋混凝梁架大垮径石雕拼嵌石牌坊1座,东西长14.4米,高13.96米,石雕牌坊构件总重140吨,石坊浮雕图案62幅,用五、七踩斗结构,三、五、七举劈山收顶等传统工艺雕筑。是今陕北最大仿古石牌楼。
班禅庙 位于孟家湾乡营盘壕村南2.5公里处沙梁上,始建年代不详。据现存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碑刻记载:光绪年,乌审旗展放“黑界”时,蒙僧将该庙建拆毁移建他处,独留残庙1所,当地汉民“击目伤心,不忍座视”,即维修扩建班禅庙。相继增建祖师殿、关公殿、马王庙等。“文革”中庙建遭严重破坏。1984—1988年,当地群众集资全面复修,先后维修扩建庙殿共52间,总占地6322平方米。现庙内存光绪、民国年间碑刻各1块,明清小铜佛两尊。多年来,群众在庙周围坚持植树造林,现庙周围4000多亩土地林木森森,已成本市古迹名胜地。
境内还有众多明、清庙宇,如榆林城东沙无量殿、镇川殷沟青龙庙、古塔乡吾明寺、刘官寨花园沟寺、清泉乡清泉寺等,不下30座。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