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作品>>正文

米脂县科技论文(1)

2012-6-24 14:11:44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米脂实验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问题探讨①
    黄德基 鲁向平 王云峰
    (陕西省农业经济研究所)
    摘要 通过对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米脂实验区农业生产结构变化的监测与评价,揭示了该类型区农业生产结构演变的趋势及其机制,并使用线性规划方法,进行了量化模拟。最后,对结构调整的关键、协调发展、开发与治理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资源与背景
    (一)自然环境:米脂泉家沟实验区位于东经110°15′,北纬37°50′,海拔高度937~1147.5米。自然资源具有三个特点:(1)水土流失严重;(2)气候干旱;(3)土壤瘠薄。
    (二)社会环境:该实验区行政区划上隶属于米脂县桥河岔乡。据1986年统计,共有169户,651人;农村劳动力295人,其中:全劳170个,占57.63%,半劳125个,占42.37%。在全部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17.15%,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2.8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2.29%,高中文化程度的占7.66%。在农村人才中,石匠占总劳力的21.24%,木匠占2.0%,粉条加工匠占5.0%,其他占2.0%。从受教育的程度看,具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从农村人才的技术结构看,具有传统的手工艺技术者为多。商品经济很不发达。
    (三)经济状况:1986年农业毛收入27.21万元,人均418元;按人口计算的年纯收入为340元。人均占有粮食450.5公斤,肉类15公斤,果品96公斤。在水土流失极其严重、粮食供需平衡极其紧张的地区,达到了这样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就可以认为是基本摆脱了困境,开始走向富裕。
    二、监测与评价
    (一)从土地利用结构看,摸索出了一条黄土丘陵区土地合理利用的优化模式。改变了以前广种薄收、单一经营的局面,走上了农林牧综合治理的轨道。
    1986年和1979年比较,农耕地净减1760亩,年均递减9.45%,林(果)地净增694亩,年均递增8.49%;人工牧草地净增1095亩,年均递增27.91%。农林牧用地比例由1979年的1∶0.26∶0.07调整为1986年的1∶0.91∶0.76,基本实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二)投劳结构,从静态的横向考察,牧业用工最多,劳务输出次之,农业再次,林业最少。
    从动态的纵向考察,农业用工、农田基建用工明显减少,而牧业和劳务输出用工却大量增加,改变了过去种植业+农田基建的投资结构,注重了林草业、畜牧业,以及农外产业的开发(表1)。
表1 泉家沟实验区投劳构成变化情况(%)

┏━━━━┳━━━━━┳━━━━━┳━━━━━┳━━━━━┳━━━━━━┳━━━━━┳━━━━━━┓ ┃ 年份 ┃ 农业 ┃ 林业 ┃ 牧业 ┃ 农田基建 ┃ 劳务输出 ┃ 其它 ┃ 合计 ┃ ┣━━━━╋━━━━━╋━━━━━╋━━━━━╋━━━━━╋━━━━━━╋━━━━━╋━━━━━━┫ ┃ 1979 ┃ 42.4 ┃ 6.7 ┃ 12.9 ┃ 23.9 ┃ ┃ 14.1 ┃ 100.0 ┃ ┃ 1986 ┃ 16.9 ┃ 3.8 ┃ 35.6 ┃ 6.8 ┃ 33.50 ┃ 3.4 ┃ 100.O ┃ ┗━━━━┻━━━━━┻━━━━━┻━━━━━┻━━━━━┻━━━━━━┻━━━━━┻━━━━━━┛

    (三)从农业总收入及各业构成变化情况看,改变了过去农业+副业的传统模式,做到了农林副协调发展。
    1979年,农业总收入9.95万元,其中:农副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84.5%,林牧业合计占农业总收入的15.5%。1986年农业总收入27.21万元,农、林、牧、副各业收入较1979年分别净增0.53万元、4.5万元、6.65万元、5.58万元,各业构成依次提高了32.13%、12.11%、19.06%、0.96%,农业结构趋于合理,农业收入大幅度提高。
    综观这一结构的演变及形成过程,不难看出,综合治理这一类型地区,建立农林牧综合发展的生产结构是其根本方向,也是其基本特点。
    三、农业生产结构演变的趋势及其机制
    通过对泉家沟实验区农业生产结构变化的监测,可以看出两大趋势:
    一是一切治理项目都致力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是一切生产项目均向经济效益高的部门扩展。
    治理和开发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也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要内容。下面将分门别类的加以探讨。
    (一)种植业
    保证粮食的供需平衡既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基础,也是前提。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粮食问题不解决,任何理想的开发和治理规划终将难以付诸实施。但是,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又必须紧紧抓住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这个问题的症结,把粮食生产限制在宜农之内,否则,综合治理、系统开发,同样也要落空;要把粮食生产限制在宜农范围之内,唯一途径就是要做到生产上的集约经营、科学经营;在现有国力、民力、财力情况下,在下列方面做到集约经营、科学经营是可能的,并且是合理、高效的。
    第一,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模式。该实验区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具体实践,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模式,其可以描述和量化为:在坡度小于20度的农耕地上修建基本农田,占土地总面积的23.9%;坡度为20~25度的坡地配置经济林木,占16.7%;在坡度为25~35度的地块,种植多年生牧草,占25.8%;在坡度为35~45度的陡坡,栽植乔灌林,占19.7%;在坡度大于45度的极陡坡上,种植灌木林,占13.9%,这一土地利用模式得以实施的自然机制是:
    (1)20度的耕地坡度是农地与牧地的自然界线,在超过20度的坡地上从事农耕,就会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这是由黄土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2)≤15度的农耕地适宜修筑水平梯田、埝地等较大型的农田改造工程,15度~25度适宜从事反坡梯田、水平沟等小型工程项目,这是由自然和经济双重原因限制的。
    (3)人工牧草地一般只能在25~35度坡地上安排,这主要来自于当地主栽牧草品种(苜蓿)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制约。而灌木林(柠条为主)则可以在较苛刻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因此,大于等于35度的坡地则宜配置多年生经济灌木林,但乔木经济林(苹果)则需配置在有一定工程措施的向阳缓坡上。
    其经济机制是:
    (1)对≥45度的非生产用地,由于经济和技术上的原因,在现阶段对此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困难很大,暂时未做根本性治理和开发。
    (2)生产性用地的调整潜力大。1979年其土地利用结构是:农耕地占土地面积55.69%,林(果)地占14.29%,人工牧草地占3.77%。因此,回旋余地最大的是农牧地的调整,其经济上的原因是:
    劣质农耕地(≥20度坡耕地)其种粮亩产在50公斤以下,亩盈利10元以下,并且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而相对来讲可以用做上等牧草地,人工种草亩产量可达750~1000公斤,用此养牛亩盈利128.7元,养驴亩盈利111.3元,经济效益明显大于种粮。
    种粮和种草在农事活动内容上没有多大差别,相对来说,种草比种粮更粗放一些,技术上无多大困难。
    人工牧草地,优势草种以苜蓿为主,可作为饲草的主要原料,并且以其丰富的养分含量来代替某些精料,相对节约了饲料用粮,和粮田矛盾相对较小,农民容易接受。
    经济林果地,则需要较多的劳动力投入来进行严格的整地,以此改造小地形(如修梯田、鱼鳞坑、反坡梯田等)。如种苹果,不但需要劳力投入,还必须有较多的物质和技术投入,才可获得可观的经济产量,另外和粮食有争地的矛盾。反之。苹果一旦在技术上有所突破,经济效益显著大于粮食作物,从而可取得经济上的优势。如1986年泉家沟村玉米亩盈利77.08元,谷子亩盈利33.45元,洋芋亩盈利34.52元,而苹果亩盈利高达128.4元。
    第二,以化肥为突破口。即对增施化肥进行政策性补助,以此保证退耕后,粮食总产量不致减少或持续稳定增加。化肥的特殊机制就在于见效快、效益高。
    第三,恢复和增建基本农田,稳固和强化粮食生产这个基础,并可兼顾水保效益。
    第四,适用科学技术的全面结合应用。
    实践证明,只有紧紧抓住上述各环节,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结构方会建成。
    如果,进一步详尽解剖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就会发现,农户是在生活的需要和生产的可能之间进行决策。受温饱问题的迫使、生活水平提高欲望的驱使、比较效益的联动,也受气候、自然条件的强制,种植业结构年年处在变化之中,但也有下述规律性的表现:
    受自然规律和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制约,高秆、喜水肥、单产高的作物——玉米,自然而然永久性地占据了坝地,适生性强、耐旱、抗瘠薄,当地农民的主要食物——谷子、洋芋就理所当然地进入了梯田;由于梯田谷子还不足于满足人们所需的谷物平衡,生活所需的一部分谷子就不得不安排在坡地;洋芋在坡地表现出了特殊的优良性状,加之经济效益很高,商品率也很高,在坡地广为种植。大豆由于耐瘠薄,茬口好,农民就用此作为倒茬作物。
    同样,根据作物的品质、经济价值等的不同,也影响了当地的各种农作物产量构成,并规定了不同作物的不同用途。
    谷子、洋芋、大豆——口粮
    玉米、高粱——饲料
    洋芋、大豆——市场
    由此看来,种植业结构相对来讲,又是稳定的,不是轻而易举可以调整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实的结构在外部环境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之前,是较合理、有效的。
    (二)林业
    该地区的林业发展,主要目的是水土保持,其占据的空间位置一般在峁边缘以下的陡坡和沟头、沟谷。苛刻的生长条件,使得适生丰产树种很少,乔木多为刺槐,灌木常为柠条。从当前生产实践活动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能否成活成材的问题,从用途上,主要是发挥水土保持效益问题,这就在经济活动的运行中出现了一系列比较尖锐的矛盾。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矛盾。而对待这些矛盾的看法和做法,处在不同层次的行为执行者,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工作稍有不慎或失误,前者往往会使后者陷于被动。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就不得不采取一些行政、经济的手段来加以控制和调节。补助,其本身无可非议,并且也是势在必行,问题在于往什么地方补?补助的期限和效果怎样?我们认为,采取鉴选和开发新的生物资源的办法,从中鉴选和培育出既具有生态效益又可以兼顾经济效益的树种,如沙棘、醋梨、玫瑰等,若类似生物资源开发项目获得成功,则黄土高原的林业建设有望,投资有期。否则,仅具有生态效益而无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很低的树(灌木)种,无限期的政策补助,将使不富裕的国度,背上一个沉重的财政包袱,最终本区还将是无力自拔。
    果业,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身,其经济效益不仅高于其它林木,也大大高于粮食作物,是当地农产品商品率高,盈利率高,市场需求量大,政府支持,群众乐于经营的生产项目。因此,我们认为,经济林木、经济灌木,将是该类型区林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三)畜牧业
    畜牧业,在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中,是林草经济效益的转化者和承载者,也是粮食生产的促进者和消费者,所以都对畜牧业的发展寄于厚望。但是,由于草场面积的减少,草地质量的退化,该地的畜牧业生产明显地带有农区畜牧业的特点。从近几年畜种结构调整的情况来看,表现出如下特征和性状,役畜比较稳定,但商品畜波动较大;杂食动物(猪)比较稳定,草食动物(羊)大上大下。控制这一变化的主要机制是畜种本身的功能与用途、市场价格的高低、饲料饲草的数量和质量。从其发展趋势来看,大家畜中,黄牛将代替毛驴,但变为商品畜的势头还未到来,和农民生活、生产紧密相依的猪,以后还将保持一种稳定状态,养羊业具有发展潜力,但也有限,近期值得重视的是小家畜、小家禽(兔子和鸡),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开辟,一个较快发展的势头正在形成。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