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南郑县群众文化工作概况(1)

2012-6-18 16:41:58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第一节 文化宣传
    民国20年(1931),官办的南郑县民众教育馆于文庙成立。23年(1934),举办首次国画展览,展出老画家陈次石与陈瑾芳的多幅作品。“七·七”事变后,平、津流亡学生来本县组织抗日救亡歌咏队,由田纹羊、胡萍等率队在城乡宣传演出。翌年春,音乐家张寒晖来本县,在钟楼前教唱《松花江上》等抗日救亡歌曲。后来南京抗敌剧团来本县,著名演员戴涯、丁尼等,在城区演出话剧多场。西北联大迁南、城、勉等县,该校剧团、歌咏队经常在城乡巡回演出,开展抗日救亡宣传。28年(1939)初,河北画家叶访樵偕其女弟子孙竹青在汉台举办国画展览;秋,复在汉台举办本县书画家遗作联展;冬,著名戏剧家左明(本县人)从延安鲁迅学院回本县招生,组织青年学生演出《大义灭亲》、《军火船》、《王八蛋才逃》等话剧。此后,抗日文化宣传遍及本县城乡,影响很大。30年(1941),省立民众教育馆在北校场成立,各乡镇设立民众阅览室;32年(1943)秋,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率团来县演出;35年(1946),社会各界于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举办书画联展,宋菊鸿担任美展会长。此等文化宣传,多为民众发起。
    解放后,县文化馆于1952年在铺镇建立。县治迁周家坪后,于1962年在协税重建,1964年迁周家坪。1978年,在县城十字路口新建馆舍,建筑面积810平方米,至1984年,建立文学戏剧、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文化站(室)、图书阅览和行政后勤6组,有人员18名。从1974年起,开始在乡镇建立文化站,至1985年底,全县共建乡镇文化站66个,配备工作人员66名(其中26名招转为国家合同制干部)。各站共有房舍119间,影剧座位6216个,电视机34台,照相机12部,体育游艺器材413件。
    文化馆(站)主要宣传活动是: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开展群众游艺活动,举办各种阅览、展览,开展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活动,辅导农村文化室开展活动等。1981年11月,南郑县文化馆荣获陕西省人民政府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和奖励。
    县工人俱乐部建于1964年,起初无固定活动场所。1978年后始有房舍13间,并配备职工4人。1988年新建六层大楼一座,为开展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几年来,先后开展了阅览、游艺、录像、电视放映、舞会、文化补习及美术讲座等活动。
第二节 图书阅览
    民国元年(1912),南郑开办官绅合办图书馆。18年(1929),联立图书馆成立于汉台。
    解放后,图书阅览工作由县文化馆兼管,有少量藏书及报刊。1978年6月,南郑县图书馆成立,与文化馆合馆办公,行政及业务由文化馆代管;借用文化馆房舍9间,配备人员3名,设图书室、阅览室各一;至1985年底,藏书14100册,每年订各种杂志百余种。在开展正常的借阅和读书咨询活动的同时,县图书馆于1982年组建10个流动图书箱,装书1600册,送往农村巡回借阅。至1985年底,全县农村文化站(室)共有图书室69个,藏书23287册;中、小学校有图书室82个,藏书83800册;党政机关、厂矿及工人俱乐部有图书室7个,藏书40972册。总计全县有图书室158个,藏书148059册。
第三节 图书发行
    图书发行,清朝及以前无考。民国年间,原县城有私营大汉书局、民生书局;铺镇有正中书局,主要销售旧小说、教科书及文具簿本等。1949年12月,陕南区党委工作队随人民解放军南下,在汉中一带流动宣传,发行书刊及报纸。
    1950年,成立南郑县图书发行站,有职工1名。1956年,新华书店南郑支店成立,人员12名,代销处8个。1961年,全县有周家坪、新集二门市部。1970年,增设南海门市部,有代销处27个。1976年,八一三厂建立厂办书店1处。1983年12月,县新华书店收归省新华书店管理,1985年有职工20人。50年代经营图书达500余种,年销售量最高10万余册。60年代至70年代后期,《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领袖像及反特惊险小说等类最为畅销,年销售额二、三十万元左右。80年代初,武侠小说、少儿连环画占图书销售量60%,其次为古典作品、传记、传奇等作品。1985年,因图书涨价,各类图书销售量有所下降,较为畅销的为工具书、学生复习资料、科技书籍等,这类书占总销售量70%以上,武侠书、连环画严重滞销。
    从1983年起,推行以门市部为主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将销售任务落实到人。1984年全县销售书125万余册,销售额达72.4万余元,利润5.1万元;1985年销136万余册,金额82.1万元,利润4.31万元;1987年销195万余册,金额91万余元,利润1.7万元;1988年销211万余册,金额115万余元,利润3.4万余元。其中畅销图书以文化教育类为首位,占33%。其次为科学技术与大中专教材,分别占5.7%、4.8%。
第四节 电影、电视
    一、电影
    管理机构 1954~1958年,电影放映由县文化科兼管。1961年10月成立南郑县电影管理站,有职工3人;1968年底,电影管理站划归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2年恢复,人员增至7名。1980年7月,管理体制改革,县电影管理站改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人员增至19名,配备宣传发行、放映管理、机修、财会等专业技术人员。电影管理工作贯彻“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重点农村、兼顾城市”的方针,把各项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电影院 1958年正式成立南郑县电影放映站,年底并入汉中市。1962年6月,重新成立南郑县电影放映站,购置长江54—35毫米提包机1套。除在周家坪小学、剧场售票放映外,并于草堰、协税、高台、新集、黄官、青树等地售票放映。1980年6月,上级拨款35万元,修建周家坪电影院,总面积1500平方米,座位991个,购置松花江5502型35毫米座机1套,编制11人,实行独立核算,隶属电影公司。1981~1983年,又建新集、大河坎电影院,隶属电影公司。截止1987年,已建12座简易农村影院,室内售票点47个,露天售票点27个,有室内座位2.81万个,50%地区的农民能入室看电影。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