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民国二十二年以前,本县地丁正杂各款如下:
(一)民地丁库平银五百零一两四钱六分七厘;(二)盐课库平银八十七两八分八厘;(三)药味库平银二两六钱八分五厘;(四)更名折色库平银五两一钱;(五)更名均丁库平银二钱二分二厘;(六)小麦折色库平银一百三十五两三钱一分六厘;(七)茶课库平银一百二十七两三钱四分九厘;以上共库平银八百四十八两零二分七厘。自二十二年奉令取消上项等名目,统称田赋,以二元七角改征地丁洋二千二百九十元;又本色粮改折洋一百二十三元,统共田赋额征洋二千四百一十三元。自二十九年起,本年办理土地陈报完竣后,本县全年赋额改为八万零九百四十九元零二分四厘。又三十年下期奉令改征实物,每元折征包谷二斗四升,稻谷二斗,计全年赋额应征稻谷一千七百九十七石,包谷一万七千二百七十石。自三十二年起,奉令赋军公粮同时征收,每元折征稻赋粮三斗五升。军粮二斗一升,公粮一斗,包谷四斗二升,军粮二斗三升,公粮一斗二升。计全年额征稻谷四万零七百二十九石,包谷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三石。
疆域
本县东邻安康,南接四川,西连镇巴,北界汉阴,南北纵长百八十里,东西宽一百三十里,面积九千九百八十六方里。
交通
一、水路:东西有汉江,上通南郑,下达襄樊;南有任河,可直达四川。
二、陆路:因本县全境皆山,卒多羊肠小道,往来殊感不便。
面积
全县面积九千九百八十六方里,计一百零一万三千零九十三亩。
人口
总计全县男女一十二万三千口。
土质
本县全境皆山地,多粘土,掺杂少石,平均土质八、九寸厚,所以多遭旱灾。
物产
1、农产物:本县各种杂粮全年总产量约一十七万五千余石(紫斗),稻谷占百分之十,包谷占百分之六十,小麦占百分之零点五;其余柰粮如豆类、马铃薯、甘薯占百分之二十五。
2、特产:茶叶年产约三十万斤,桐油十万斤,漆油六万斤,柑橘四万斤,生漆三千斤,苎麻四千斤,木耳八千斤(老秤)。
历年收成情形
本县二十九年平均收成六成,三十及三十一年因遭旱灾,平均高低仅收三成。
兵灾
民国十七年十月间,第七师退却兵变。
匪患
民国十八年五月间,股匪陈德安、王三春等;十九年十一月间,川匪钟人杰;二十六年周华堂兵变。
地方情形
本县一般人民性多愚悍,又复贵贫穷汗血所入,事难蓄济。
①本调查表是民国三十三年初,紫阳县田赋管理处奉省田赋管理处民国三十一年第691号训令填报的。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