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敬 贾秉温
一、绪言
(1)紫阳县概况
陕西省紫阳县位于汉江上游,地当东经一○八度至一○九度,北纬三二度至三三度之间,汉水自其东北部穿过,境内多为海拔500公尺上下之山地,平地极为少见,土壤亦甚瘠薄。故所能种植者以玉米为较多,次为麦类及豆类,但夏作物收成殊无把握。因土壤生产力有限,夏秋多雨,山洪暴发,时将表土及作物同时冲下,故紫阳全县(南北最长一八○里,东西最宽一一三里)虽仅有十二万三千人,而食粮则每年不足自给,衣料更属缺乏,人民食粮之玉米,小麦等多由汉阴、镇巴等县输入,而米则由汉中上游之城固输入。其经济上之不足,全靠山货之出产补充之,即茶、桐油、漆、苎麻、及柑橘等是也。紫阳山货以茶及桐油之产量为最大,漆次之,三者同为该县之主要经济作物。抗战以前,桐油及漆均由汉江运销汉口,转销沿海及国外各地,抗战以后销路断绝,武汉撤退以后更为滞塞,故二十七、八年间价格大跌,人民损失甚巨。据紫阳县长游适吾氏面述,二十七年秋后竟有任桐子自落自毁者,而因桐油之压榨费与油价相差无几,故忍令货弃于地也。但抗战以后,茶叶之价格则日渐增高,因长江流域各省之重要产茶区多已沦陷,产品不能内销,故紫阳茶之销路乃因而扩大。
(2)茶在紫阳县之重要性
紫阳县府填有该县日用必需品生产销费数量调查表一种,其中食物类、服用类、燃料类等均有输入,而无输出,惟杂品类(即山货,包括茶、桐、漆、木耳、苎麻等)则只有输出,而无输入。可见紫阳衣食资料及燃料之出产均不足自给,必须以山货之输出补充经济上的亏损。据二十七年四月紫阳全县士绅吴毅丞等联合呈请该县政府转呈省府请令合作社委员会原文内称:“紫阳土地硗薄,每年所产食粮,丰稔之岁,尚不敷全县人口食用之需,其不足者恒赖副产物以补之。”查全县每年约产丝麻二十余万斤,以每百斤价值二十元计,共值洋四万元,茶叶每年约产三十余万斤,以每百斤粗细平均价值二十元计,共值洋六万元,漆油全年约产三十余万斤,以每百斤价值十五元计,共值洋四万五千元,桐油全年约产四十万斤,以每百斤价值十五元计,共值洋六万元,以上四宗,共值洋二十万之谱,现因无有销场,停滞不行,遂致货弃于地,不惟人民生活疲敝不堪,即抗战用物恐亦日渐减少,由此可见山货生产之重要矣。全县十二万三千人有此等副产品之收入以补不足,诚事不易,上述各数乃仅就各物在当地出售之价值而言,如将山货之制作及运输各方面之收入合并计算,其为数当必更大矣。即就茶叶一项而言,每年春分以后,开始采摘,每隔半月一坎,每次均需多数人工,故采茶时期,童工女工一同参加,形成一最忙季节,茶商收买以后,必须经过拣剔,始行包装,人工之需求可又复不少。而茶叶外销,以交通设备不完全,水陆运输均需有多数人力始能运抵销场。故茶叶之生产制作与销售,使当地人增加许多收入。
(3)陕南茶之分布
陕南茶区与四川东北部茶区接壤,陕南产茶县份计有七县,其中以紫阳为最著,产量最大,产区最广,其他各县只限于局部。计岚皋限于西北部,安康县限于西部,汉阴、石泉限于西南隅,西乡、镇巴均限于东部,其所产亦不过自给而已。而紫阳县则居陕南茶区之中心,全县产茶,因而陕南茶叶普通即以紫阳称之,所有外销者亦多称紫阳所产也。
二、茶树之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
茶树性喜温暖,故过于寒冷之地不宜于茶树之培植。世界产茶区域在南纬三十度到北纬三十八度之间,紫阳位于北纬三十二度与三十三度之间,距离产茶区域之最北极限只有五度。就地理位置言,紫阳已非植茶最宜之区,紫阳虽位于长江流域,然已不在中国主要茶区范围以内,因其位置比较偏北,气候不能常保温暖,采茶之次数乃大受限制。考南洋印度各地茶树普通一年可采摘十余次,甚有多至一星期一次,全年达三十多次者。纬度越高,采茶之次数愈少,故紫阳每年只有三四次,若超过此数,不但品质愈坏,而茶树之生产亦受影响。此皆地理位置之影响使然也。
(2)地形
茶树宜植于高山坡及丘陵地,紫阳境内多山,茶树均植于三四十度之山坡上,沿山坡耕地之梯阶排列,在水平方向之排列甚为整齐,如此栽植于山坡耕地之梯阶上更可阻止土壤之下移,因山坡土壤甚薄,而坡度又大,如不设法阻止,则土壤必日渐减少也。
山坡植茶对于茶之品质极为有益,因易受云雾之弥漫与滋润,故耐旱,而茶芽蕴养亦可以深厚。高山茶树受日光照耀较迟,雾气由浓而渐薄,日光由弱而渐强,茶叶之光合作用乃可循序渐进,无急激之进行,其芽叶之柔嫩状态自能持久,其叶汁自然醇厚,故紫阳山地植茶尚属适宜。
(3)气候
陕南气候记录以汉中及安康为较完全,计汉中年雨量为七三七公厘,安康为六二三公厘,量数虽不甚大,但陕南雨水下降多属细雨,对于茶树之发育尚称适宜。安徽六安,湖南岳阳东北部均为中国重要茶区,六安平均年雨量九○八公厘,岳阳一三二三公厘,较陕南多至二分之一或一倍左右。
普通植茶地带之年雨量须在一千公厘以上,故就雨量言,紫阳茶区怕少而不怕多,因茶山坡度大,雨量既是骤增亦可短期内流逝,而无害于茶之发育,是以紫阳茶所患者为偶而发见的春旱。至于气温,陕南亦少有特高与特低之现象,年中气温均在摄氏零度以上,计汉中一月平均最低温度摄氏三度左右,七月最高温亦不过二十六度,最冷月与最热月间之温差不过二十三度,三月到五月间之采茶期内气温由十度升至二十二三度,年中气温在十度以下者仅为自十二月至二月之三个月,此与皖湘茶区之气候颇为相似。桐城最冷之十二月平均气温为摄氏五·四度,最热之八月为二八·一度,温差为二二·七度,三月至五月间气温由九·三度升至一九·五度,气温在十度以下者仅有自十二月到三月之四个月。岳阳最冷之十二月平均温为四·二度,最热之八月为二七·九度,温差为二三·七度,三月到五月间气温由八·八度升到一九·五度,气温在十度以下者亦仅自十二月至三月之四个月,故紫阳茶与皖湘茶区之气温状况并无显著差异,而紫阳与安微中部茶区纬度颇近,同近中国茶区之最北界线,所差者不过陕西年雨量较小而已。
(4)土壤
茶树宜植于红色肥沃之土壤中,水分须能畅流,不宜太粘重,紫阳土壤有红、黑、黄三种,皆疏松,富含砂砾,细砂土亦不少,但因过于疏松,故保持水分能力稍嫌低弱,而土壤厚度又不大,雨水渗下随岩石而下流,故植于梯阶地上之茶树恒以土壤太薄根部露出地面,如此空气虽易流通,排水虽属便利,但保持水分及肥力之能力则因之大减,是紫阳茶山土壤硗薄乃一自然缺陷,此因山坡倾斜度太大所致,但人事上未能设法保护土壤(如垦成梯田),又不按时施肥,亦为土壤生产力日形减低之一原因也。紫阳茶之品质因土色及局部地位而异,大致红土而又向阳山坡,品质较优;黑土背阴之山坡,则其品质较劣,此因红色土内含各种金属氧化物较多而石灰质较少所致也。
(6)人工
茶树培植与经营需要多次手续,而人工又须稍有技术经验,故植茶区域人工必须众多。紫阳人口稀少,过去因茶价低廉,茶农均不招雇外人相助,在每年采茶最忙季节正逢夏作物下种时期,过于忙迫之结果,恒使采茶失时。因此,次年茶叶之发育亦不易旺盛,此为普遍现象。不但此也,茶树一生很少得到适当照顾,因茶农对于茶树不知重视,故修剪、施肥、除草、中耕等工作均不能按时实施,茶树之生长难期旺盛。可见人工稀少及不精良为紫阳茶不能尽量发达之一要因。
综上以观,紫阳茶之地理位置,因靠近最北界线,故采茶次数最少,而土壤又嫌硗薄,是为紫阳茶先天之不足;茶农对于栽培及管理又不精良,是其后天之失调。故茶树生长未能旺盛,惟地形与气候环境对于茶树生长之需要尚属适宜,坡度虽稍大,但山坡地实为茶树易于滋长之地,气侯环境虽不尽合其需要,但与皖北重要茶区之气候环境所差无几。所以紫阳终能成为一产茶区域,今紫阳全县大部产茶,其中并有三个区域:
宦姑滩区域,在宦姑滩附近沿汉江两岸附近,跨有北西两区地方,沿汉江长约二十里之地带内产茶均多。
瓦房店及红椿坝区域,即沿汉江支流任河流域中之瓦房店附近及其支流渚河流域中之红椿坝附近,产茶均多。
蒿坪河及洞河两流域茶区,在县之东部。
以上三个重要产茶区域中,以宦姑滩所产者品质较佳,茶色既艳,茶味亦美,是以全县向外销售之茶叶桶上均印有“紫邑宦镇”四字,实则多系假冒,真正宦镇茶并不很多,盖以宦姑滩附近系小规模种植与经营,所采摘之青叶不多,炒过以后系用手搓,在室内晾干,不见阳光,因此色艳味香。而其他各地则多系大规模之种植,每日所采青叶甚多,炒过以后用袋装包,用足踏之,又因叶多,不能全在室内阴干,势不得不用太阳晒干,所以色黑味淡。不能成为上品。
三、茶叶之运销
(1)运销之地点
早年紫阳茶之运销方向没有限制,即东可沿汉江下销湖北西北部及河南西南部各县,西可陆运至甘宁青三省之地,至清末实行茶引制度,甩无茶引者均被视为私茶不许公开销售。紫阳茶因产量小,外销数量不大,一因品质低劣在鄂豫等省不能与湘皖各省出品竞争;二因小量生产,没有茶引,禁止销售,故被迫于秘密中向西北运销。同时西北各省人民因多事畜牧,以肉食为常,故茶叶成为重要必需品之一。盖茶叶既有兴奋性,又有帮助消化之功用也。中国重要产茶区之湘皖浙等省之出品茶质虽优,但茶之成本较高,运费较大,西北各省人民购买力小,不能大量采购,紫阳茶培植及制作之成本较低,故品质虽劣,但以地近西北,运费较小,价格稍低,销之西北各省,正适合于西北人民之购买能力。同时西北之食盐又多向陕南销售,茶与食盐乃成对运之现象,故紫阳茶向西北运销乃自然之趋势也。
抗战军兴以后,湘皖等省产茶区或因沦陷,或因战事而交通滞塞,出品多巳不能畅销至后方,惟紫阳茶之运销不但未受战争影响而停滞,且因其他茶区之来源断绝,销路更形扩大。故抗战发生后,向为皖湘茶叶销场之西安市上亦有紫阳茶之销售,即西北各省重要城镇之向来多销其他茶叶者亦多以紫阳茶为主矣!
紫阳茶之产量,据地方士绅估计,年约二十至三十万斤,但紫阳本地所销者为量极微,十之八九系运赴西北各省销售。今虽销路扩大,但大部分仍去西北。
(2)运输路线及集散地点
紫阳茶既以西北为主要销场,故茶之运输路线乃亦以西北行者为首要。计自紫阳境内溯江而上,经石泉、洋县,及城固三县而至于南郑之十八里铺及南郑县,但水路运茶时间稍长,自紫阳至十八里铺及南郑两地上水最少须在二十日以上,普通行一个月乃至三个月之久。水运不但时间长,且因汉江上游险滩甚多,易生危险,而水路上又易于潮湿,致使茶叶之品质受影响,是以水运费用虽稍低,实际上都不完全利用水路运销。过去汉白公路(自汉中至白河)未修成以前,多自紫阳之宦姑镇,经油房坎,用人力沿山谷路经茶镇背至西乡县;或自红椿坝及瓦房店等地用人力直接背至西乡,再自西乡背至十八里铺及南郑。此种陆运方法大致十日以内可以到达,且甚为稳当,不致有损失或因潮湿而毁坏。是以陆运费用虽高过一倍(廿七年自紫阳至南郑每担茶水运运费约七元,陆运则约十三元左右)而陆运者仍甚多,尤其在每年春季新茶上市之初常有小商人背负数十斤新茶赶赴销场,以求高价出售。故此一带陆路上人力背运茶叶者甚多。
自汉白公路修成以后,较为迅速之运销途径,即自紫阳水运到石泉县,再上汽车运至南郑或宝鸡等地转销。惟以该路汽车不多,又少商车,故利用此途径者尚属少数。
就季节而言,紫阳茶之运销,一年中大致可分为二期,即新茶初上市之春季及夏初,为陆运发达之季,大都用人力背运,小部则由汽车载运。因新采茶叶芽嫩而鲜,最易销售,且最易售得高价,而此季汉江水量甚小,水路运销费时最长,故以陆运为便。惟人力运输,为量不大,一至雨季即形减少。至于中秋以后,水运数量日形增加,盖采茶时已过,茶叶多已屯集于巨商之手。此时汉江水涨,除特别洪水外,为便利较大船只航行之期,而秋凉以后又为西北驼商大批南来贸易之最好季节,是以茶商乃利用此种时期,用船将茶叶大量自产地运至十八里铺或南郑,再用牲畜往西北各地销售,故茶叶之运销其数量以此期最大。
由上所述,可知紫阳茶自产地运至销场之途中有三个重要集散中心地,即水运者在十八里铺及南郑集中,陆运者先在西乡集中,再到十八里铺及南郑两地,然后再转销西北各地。此中原因,是由于运输工具之改变所致,盖十八里铺(在南郑以下,距南郑县十八里)为汉江下游上驶船只之终点。枯水船只只达城固,而平水时始能达到十八里铺,涨水时始能抵南郑,南郑以上普通负船既不常通行,故茶船到达十八里铺或南郑即止,由此再向西北运即改由西北商贩用驼、骡马、或少数之人力背运。来自西北牲畜平常即以此两点为终点,仅有少数背夫或到紫阳收买茶叶,此等商贩自西北运来之货物以池盐、棉、烟、药材及牲畜产品为大宗,运返西北之货物则以紫阳茶为第一,其他尚有薑黄、棉花、土布及洋货等,但均不如茶叶之多。是以十八里铺及南郑乃成为紫阳茶的重要集散地。计十八里铺,每年集散之茶叶在十万斤以上,较多于南郑,南郑每年集散之茶叶亦在十万斤上下,惟南郑本地及附近每年可销三四万斤左右,而十八里铺纯为一集散市场,本地销售者为数很微。是以西北商贩自十八里铺所购之茶较南郑者为多,而十八里铺又以堆栈设备较优,故对于自西北远来的商贩甚为便利,凡西北来到之食盐、棉烟、及药材畜产品等存放均便,短期内售出固善,否则商栈亦可照市价收买,故货物之交易迅速,不致有旷日费时之病。此在南郑县城方面则嫌弗如。西北商贩既云集于十八里铺,茶商乃亦至十八里铺交易,十八里铺在此种情形下,遂成为紫阳茶之最重要集散中心地。
紫阳茶自十八里铺及南郑等地起运,至于西北三省,即在甘肃之天水、平凉、兰州以及河西之武威、张掖、酒泉等地,与青海之西宁、宁夏省之中卫、宁夏等地分向各地转销或零售,供给西北人民之需要。等商贩因此到陕南购茶,乃附带运盐,陕南为一个不产食盐之地区,除一部分系用川盐外,食用西北之池盐者甚多,因此,紫阳茶与西北所产之食盐乃成为两区互相交运之重要物品,使两地之出产与需要均得调剂。可知紫阳茶对于陕南之贡献与影响固不仅再增加收入之一端而已也。
至于西乡县,因其位置当紫阳南郑间陆路之要冲,而四川东北部之茶叶亦有少数由大巴山小路人陕经镇巴到达西乡,转销西北者,故两路茶在此会合,西乡乃因之亦成为一茶叶集散之地,每年约有十万斤茶叶集散,除有一部分直接转销西北外,大部分仍经十八里铺或南郑再销西北。
近年在西安及关中各县推销之紫阳茶,一部自南郑用汽车载至宝鸡,再东至西安。但此路费时既久,运费亦高,故有商贩迳行穿过秦岭者,即自紫阳东下安康,北转沿乾祐河谷经镇安、柞水两县,直抵西安。紫阳至安康利用水运一日或二日可到,安康到西安七百二十里,背夫约九日可达,在新茶初上市时,图赶市场而走此路者尤多。至于昔年向东销售者,几全用水运,经湖北老河口转销于鄂豫两省西部之地,近年则已甚少。
四、紫阳茶之前途
紫阳茶之栽培环境,前巳言之,计其先天之不足者有二,即地理位置之偏北与土壤之硗薄是也;地理位置虽偏北,但每年采茶三四次可无问题,其茶叶之品质亦不致太劣,土壤之硗薄更可以用人工方法改善,即一方面提倡施肥,使茶树之养分不致缺乏;一方面设法保护土壤,减少冲洗。如此总可使其生产能力增加也。盖紫阳茶农向少施肥,在二十家之访问中,只有一家施粪肥,结果,茶叶质量确较不施肥者优良。考多数茶农之所以不施肥者有二因,即本地肥料来源较少,施于农作物者已属不多,施于茶树者乃更少,而茶农又有一种迷信,即茶为饮料用品,则施肥深恐有损失茶之香味也。此均可以用人工补救或纠正者。至于培植与管理以及制作方法之不良,更系人民知识缺乏,技术不足所致,亦可设法使之改善。紫阳茶采摘之次数可有三次或四次,即自春分节以后,至于立夏节前后,每约半月可采一次。此后,如再多采即有碍茶树之发育及影响次年茶叶之品质。而实际上茶农因图一时之需要,不受时间之限制,继续采摘,竟有至于初秋者,如此不但茶树之发育及次年茶叶之品质受影响,即当年外销之茶叶亦往往粗细混杂。前此所采较好之茶叶亦因有老叶粗茶混入,致使品质低下,名誉败坏,均应设法劝导,必要时更应由政府予以禁止,方可保持茶树之连续发育滋长及外销茶叶信誉。
关于茶树之栽培、管理,以及茶叶之制作各方面技术改善,作者认为在此抗战时期,皖湘浙等省产茶区域,具有植茶及制茶经验与技术之人民流亡后方者自必甚多,陕西省(尤其紫阳县)以及有关经济建设或难民救济各机关应把握住此种机会,设法招集有此经验及技术之人民到紫阳协助当地改良茶树之栽培方法、管理方法及茶叶制作方法,使紫阳茶之产量增加,品质提高,或且可以设法使其栽培之区域扩大,使邻近各县均有大量茶叶之出产。将来品质如能改善,足以与湘皖等省产品竞争。则设法使其沿任河入川至重庆运销国内外各地,亦非难事。故紫阳及其附近各县虽非一理想之产茶区域,但如能善尽人事,设法改善,则其前途实大有发展之希望。最低限度,如能积极改善,对亍西北人民茶叶之需求上可有大量之供给,其利所及实不仅限于紫阳一地而已也。
①本文原载《地理》杂志第4期,民间三十年12月1日出版,中国地理研究所发行。文中材料系据民国二十八年调查,原文有附图2副,选入时删去,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