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解放前的各个时期,医药界长期处于无组织无政府状态。但当地人民创造了与疾病作斗争的多种方式,逐渐发展了民间医药。如有自设诊所、坐堂应诊的中医,有自采草药治病的草医,有逢场摆摊处方的江湖医,还有种植采挖药物的药农,转手倒卖的药商,问病发药的药摊,更有专事经营的药铺及炮制药物的药工。由于农村缺医少药情形严重,装神弄鬼的巫医、抽签问卦的庙医、招摇撞骗的游医等也应运而生。尽管医巫混杂、真伪并存,但综观本县历代医药状况,始终以中医中药 、草医草药为主体。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民间医药给予高度重视,采取了多种方法鼓励和支持其继承和发展。相继在各区镇组织成立了“卫生工作者协会”,并对庙医、游医进行了教育改造,打击了巫医的迷信骗财活动。 1981年,县卫生局还对民间医生、药工进行了考试、考核或技术鉴定,对其中合格者发给“乡村医生证书”或个体开业医生证书,促进了民间医药的正常发展。
第一节 中医
明代本县中医情况未见文献记载;清代以后形成了一些中医世家——俗称“门内师”,有较高声誉。主要有:
(一)中医妇科世家张氏七代
张氏,祖居湖南桃源县,康熙末年迁居紫阳汝河口,定居张家院子。自乾隆十五年(1750)至今历代业医,均擅长妇儿、伤寒、温病等科。
(二)中医骨科世家林氏四代
林氏,世居蒿坪河,自同治十年(1871)起历代行医,均精于中医骨科医术,善治跌打损伤,擅长接骨斗榫。
(三)中医内科世家张氏三代
世居高滩,历代行医。
(四)中医内科世家曹氏三代
曹氏,世居高桥,精通中医内科、眼科、伤寒、温病,并擅长骨科。
近现代,本县中医诊疗遍布城乡。凡是有集市的乡镇,都有3~5名中医。他们多是家传的中医“门内师”,或跟师学艺的出师学徒。自学成医的是少数,人们称其为“偷师学艺 ”。据调查,本县较有名气的中医有:詹伯南、程春波、袁仲溪、陈鹤年、张纯一、张希尧、吕良臣、林声成、王仲庸、林文能、曹孔青、曾汝林、彭九高、张适之、罗相成、赵南勋、杨贻堂、叶明岗、陶界生、陈朗玉、裴保三、张伍庭、马裴章、曹静吾、宋雄伍、陈姚亭、朱耀堂等30余人。
中医行医的规矩是:在家中接诊病人,谓私人诊所;而转游于乡间则谓之出诊。诊病报酬的高低,随病家的经济状况而定:一是由先生索要,二是由病家自付。 由先生索要的,叫“包病医”,即看好一个病人,必须给多少钱。如民国二十四年(1935)春节,曹孔青给安康一位局长的妻子医喉病,事先讲好以500块银元为谢礼,病愈后如数获得。对富豪病家,先生要价高,对贫穷人家 则 要的少。因此,在民间流传着“千家吃药、一家还钱”的说法。还有一种普收彩礼的方法,就是先生于农历四月二十八日办药王会,由群众前来祭拜,并带水礼送先生。这实际上是先生借群众的迷信心理索要礼金。如洞河中医毛禹三,在民国年间曾多次举办药王会,周围群众挨户送礼。
本县一些较知名的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各有所长。如曹孔青长于伤寒、温病,陈鹤年长于治疗虚痨病,张香初专长妇科病,陈焕然长于儿科等。
第二节 草医
草医,往往不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文化较低或不识字的人只要学会辨认、采收和炮制草药的技能即可行医。辨认草药时,由师傅带徒弟到野外山中,亲自指导采挖几次,谓之“破苗”或“过苗”。草医治病一般都是一症一药或数药,多数是对症治疗,易于掌握。他们治疗的疾病,多是痈、疽、疮、疡、跌打损伤、风湿之类,并各有所长:有的专治某一疮疡,有的专治痈疽,有的专治水火烫伤,有的擅治蛇伤、狗咬,有的对治疗跌打损伤有高明技术。
草药先生平时注意采集储备所需草药,一有病家相求,便对症施以草药,毋须花钱去买。草药一般于局部贴敷,收效较快,具备简、便、验的特点,因此深受患者的欢迎。
草医出身于农民,服务于农村群众,达官贵人、富户名流很少请草医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