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群众古来多居窑洞。有“老人居中窑,儿子分居住侧窑”、“长子不离老院子”等习俗。
窑有土窑、石窑、接口子窑和砖窑4种。土窑依山而凿(也有依崖而凿的),多为坐北向南,宽3米左右,深7~10米不等。石窑择地而筑,坐北向南(忌正南方),一般宽3.5米,深8米。80年代前,县南土窑洞较多,县北石窑洞较普遍,永平、冯家坪一带还建起许多砖窑(也有石窑接砖面的),县南多以土窑接石口居多,俗称接口子窑。80年代以来,建筑之风大兴,居住处所开始追求排场阔气。民间村村搞修建,户户建新窑。县南村民建的石窑面石为细錾,还用青石压穿廊,白灰粉窑洞,水泥打锅台,显得高雅富贵,别开生面。城镇居民则盛行灰沙泥窑洞,瓷砖砌窑壁、灶台、窗台,还用水磨石铺地面。1987年工商银行延川县支行全体职工干部住上了第一幢带阳台家属楼。从此,县城家属楼渐增。近年来,涌现出许多私人盖楼房者。
屋内陈设与购物,本县人普遍有“攀比”的习性。旧时,贫者屋内一般摆一对立腿箱,一张长桌子以及水瓮、面瓮等;箱内放衣物,桌上放灶具。若窑洞紧缺,粮囤也置于窑后掌儿。炕上铺席,放置毡、枕头、被子,起床后,通常毡卷枕头靠炕墙,上放被子;也有将枕头、被子一起卷进去的。富者屋内陈设大柜、橱柜、炕桌,少数富户还有穿衣镜,炕上有绵毡、被褥等,特富户还有绒毯、油布。新中国成立后,贫富差距缩小,民间炕上均铺有褥子。1963年后,城乡兴修大平箱、四斗桌柜等家具,不少农家也购置挂镜、穿衣镜,缝新被褥、制新苫单等。70年代,盛行购置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屋内摆有大立柜、橱柜、高低柜等家具。80年代初期盛行摆设组合柜、沙发、茶几、电视机和录音机;80年代后期,盛行购置洗衣机、石英钟和冰箱。90年代以来,民间盛行摆设瓷漆组合家具,各种家用电器亦逐渐进入通电村庄的农户。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