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柞水县民间饮食习惯

2012-5-28 13:11:38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柞水人民以食玉米、小麦、洋芋为主。多将玉米磨成大小糁子,加上四季豆或小豆在锅内熬煮。小糁子煮熟的称作糊汤;大糁子煮熟的曰糁子米汤。也有利用大糁子加四季豆蒸煮为干饭的,名曰糁子干饭。小麦大都磨成面粉,擀为面条或蒸、烙成馍。蒸的称蒸馍,烙的称烙馍。也有用麦面打面籽、摊煎饼或蒸为面皮的。洋芋较普遍的吃法是刨过皮后,在锅内蒸熟,用木锤打成糍粑,既可甜吃又可成吃,名曰洋芋糍粑。这是历史悠久的粗粮细做的传统食品。此外还有把黄豆做成豆腐、荞麦做成饸饹或包成包子(亦称角子),用以改善生活。
    县境有高山、中山、低山之分,长期的习惯是产什么吃什么。高山、中山多食玉米、洋芋、杂粮,低山多食小麦、玉米。古代和民国期间凤镇、石镇、蔡玉窑河岸地种植稻谷,食大米为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稻田多起旱,但逢年过节群众还要买些大米,吃几顿大米干饭。
    饮食习惯
    春夏秋三季一日三餐,曰早饭、午饭、晚饭。低山地区早饭多在9~10时,午饭多在14~15时,晚饭在天黑后。高中山地区因耕作较远,且要爬山,早饭在天亮时,午饭在12~13时,既可回家用饭,亦可由家人送至地头。晚饭亦在天黑后。
    饮食除主食外,还有烧菜。贫穷人家一般是炒一盘洋芋丝或一碗时兴青菜;富户一般是三菜一汤。冬季多吃腌菜、泡菜,吃肉次数较多,但多系自腌腊肉。乾佑、金井两河沿岸人民有吃鱼习惯,但自养鱼较少,多在河中捕捞。
    请客
    古代和民国时期婚丧大事不论穷富都要宴请客人(客人皆送厚礼)。有发请帖者,也有由主人或门中有威信的人登门邀请。一般是:婚事安排新老亲戚的代表坐上席,并有本族长者或有威望的人作陪(亦坐上席)。婚后第三天,新娘、新郎回门,娘家设宴招待,女婿坐上席。丧事安排死者娘舅家族坐上席,并由本族长者或其他有威望的人作陪。
    其它诸如生孩子(头生子女)过十天、满月、周岁以及老人过生日、盖房上瓦等,均有安排亲属长者坐(或陪)上席的习惯。
    酒席
    县境流行“三滴水”、“八大碗”、“十三花”等席菜,尤以“十三花”应用较为普遍。此席以肉、鱼、蛋为主,工序复杂、细致、严谨。酒席必用酒,古代和民国时期,多用自酿的玉米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三年困难时期,曾饮用自酿的洋姜、柿子酒。1980年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般农户举办的酒席大都用瓶装好酒。
    开席之后,客人互相行令猜拳,除沿用古老的拳令外,还有“砸杠子”、“大压小”、“猜有无”以及其它名目繁多的自创形式。主人(结婚时为新娘新郎)在酒席上必须向客人一一敬酒,以示道谢。并有灌醉几人表示厚实的不良习惯。
    饮茶
    县境群众有嗜茶习惯,多在工余饭后。一般都是将茶叶放进茶壶或茶怀里,倒上开水,片刻即饮。富人喜用湖茶、紫阳茶;穷人用自采的金银花、山楂叶或竹叶,既解渴又具有清凉、助消化、去油腻的作用。
    吸烟
    吸烟较为普遍。古代、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期,以旱烟、水烟为主。1980年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吸纸烟者日渐增多。不但有老年、青壮年,而且还有为数不少的妇女。在大小酒席上烟茶当先,为礼仪之首。农户多种植烟草,供家人吸用。民国期间,官府职员、富户家人吸食鸦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禁绝。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