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汉阴县宗教概况(1)

2012-5-27 15:47:30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第一节 道教、佛教
    道教、佛教何时传入汉阴无考。明时,佛教即在汉阴境内盛行。县署外建有僧会司,专管佛教事务。
    道教为多神教,在汉阴建有宫、殿、观、庙。各行业亦按工种建庙奉祀,如医生建药王庙,泥木工建鲁班庙。道教信奉《道德经》,崇拜老子为“道德天尊”。道人每天早、中、晚3次诵经。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善男信女到庙里烧香敬神,抽签问卜,逢庙会则结队朝山进香。平时,道人有的被丧家请去诵经作斋醮,送亡人上山,有的用符咒录文降瘟祛邪。
    佛教以释迦牟尼为教主,尊奉“三藏”佛经,信奉“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和“三世说”(即过去、现在、将来)。佛教徒出家为和尚,不出家称居士。僧人每日早、中、午诵经礼忏,每月朔、望日作法事,接待善男信女前来烧香拜佛。城东郊白衣庙每年三月初九庙会,烧香者纷至沓来,香烟缭绕,终日不绝。庙内备有药签,许多病人前来求医。
    解放前,汉阴以神道设教,在地方官绅的操纵下,时而信佛,时而兴道,道、佛两教,相互交织,僧道住址可互换,形成佛、道不分的特殊现象。
    据民国《汉阴县志》记载,全县14乡镇共有各种庙坛寺观177处,自民国十六年(1927)后,改作学校的69处,改作乡保公所、营房、仓库的24处,倾废的2处,庙产提作教育基金或慈善事业基金。尚余的82所庙宇大部分无僧道执事。城内富绅自建的“同善社”数处,祭祀活动全在家中进行,供奉佛祖偶像,按佛教规定进行祭祀。至1953年调查统计,佛教中仅余八庙乡龙泉寺居士尹荣贵、白衣庙和尚纪光海、梓龙乡牟梓河和尚王益堂、宁定乡汪家寨和尚黄金士等4人。道教中只留铁瓦殿沈理全、刘高才、丁中正、陈忠孝及金花乡千山庙道人王永孝等5人。以上9人都先后脱教还俗,从事劳动。余则为念经做斋、画符烧胎的火居道士,仍活动于城乡各地。
    “文化大革命”中,县内佛、道教活动停止。1980年后铁瓦殿又有道士4人,上山烧香者渐增。
第二节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又称回教、清真教,汉阴信奉者全为回民,共有200多人。该教是伴随着回民在汉阴的定居而传入。回民约在明末清初进入汉阴,而以民国时期从安康、紫阳等地迁来定居者较多。于县城内兴隆(新民)街建立“折麻提”(清真寺)。先后有阿訇3人,1974年,最后一任阿訇闻帮杰病故,阿訇即缺。
    伊斯兰教奉古兰经,崇拜安拉,信仰真主、天经天仙、圣人、前定、后世。
    伊斯兰教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有三礼:每天到寺礼拜、星期五“主麻”聚礼、开斋节到寺会礼(为三礼中最隆重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宗教活动停止,只保持其信仰和饮食习俗。
    清真寺原有房屋6间,原阿訇闻邦杰家属住用5间,出租1间。1984年,中共汉阴县委通知房产权仍归汉阴伊斯兰教所有。
第三节 天主教
    民国9年(1920),神甫李约瑟(城固人)来汉阴创办天主教汉阴分堂,归石泉天主堂代管。教堂初设汉阴县城东关尾,后迁城内大街147号。25年(1936),划归恒口天主堂代管。29年(1940),始由意大利籍神甫费约礼治理教务,时有教徒48人(男34、女14)。33年(1944),先后由高陵李指正、兰野神甫主持。38年(1949)三月,意大利神甫贾万里接管。同年七月,贾被驱逐回国,石泉李振东接任司铎,掌管教务。有修女道4人、修女1人,教徒114人。
    天主堂曾开办辅仁小学1所和诊所1处。
    汉阴分堂属监牧区安康教区总会领导。民国年间的经费由罗马教廷供给,安康教区总会转供薪米。解放后,贯彻“自治、自养、自传”方针,于1950年8月与外国教会断绝关系,活动经费主要靠教徒捐募的59.5石水旱课(约合95亩)和诊所收入维持。1958年天主堂由县人民政府接管,神甫、修女分别安排在医院及医药公司工作。
    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稣,尊玛利娅为圣母。每主日领导教徒举行礼拜,讲解经言教义。逢圣诞节、复活节、神圣降临节及圣母升天节,都举行宗教庆祝活动。
    天主堂有房屋19间,389.5平方米,先后被工商联合会、城关派出所住用。1984年落实宗教政策,中共汉阴县委决定,房产权仍归汉阴天主堂所有。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