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镇坪县民间婚俗(1)

2012-5-27 11:36:03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议婚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旧时本县农村人家,男到十四五岁托媒相亲,女到十岁左右有人提亲。一般男方父母择家,央媒说合,也有媒人主动向男方介绍女家,若中,男到女方面亲。面亲时,女子常从门缝偷看男子,男子却难见女子。由女方父母过目同意后,开具年庚送给男方,叫“放八字”。男方父母则将男女两人的年庚请算命先生“合八字”。若相“克”,作罢。若相“合”,则通知女方并择吉日举行“发八字”,即“订婚”或“订亲”仪式。
    “送庚不留宿,八字定终身。”议婚忌同姓同宗,不忌姑舅姨表。
    
订婚 双方确定联姻后,男方筹备衣料、首饰、糖酒、方肘等彩礼馈赠女方,并具“龙凤鸳鸯”红包一件,内装男女年庚。彩礼份数由女方定。除父母拿主礼双份外,其余叔伯姨舅等每家单份。媒人将礼物点交,接着“开叫”认亲。则孩子的终身大事即定,只待结婚。
    报期 由女婿携带礼物向岳父母报告结婚日期。女方着手筹备陪嫁(箱柜、针线等)。临近婚期,若逢女子经期,提前退信,男方定会同意,改日娶亲。视带经结婚为不吉利。
    出嫁 嫁妆有由一家准备,也有弟兄几家承担。到“出门”前夕,定出送亲人员,安排嫁女琐事。家族亲朋来人送礼、填箱,填箱之物均作陪嫁。父母、长辈劝勉、告诫。晚宴后,客人有寝有走,父母、姑姨或女友则相陪通夜。
    娶亲 用一乘或两小一大彩轿。大轿系坐新娘,小轿坐娶亲和送亲娘。一路上鼓乐奏,炮声隆,彩旗飘,挑的、抬的、娶的、送的人浩浩荡荡,十分热闹。娶亲时,一般新郎不同去,由娶亲代表“作揖人”说合,并负责沿途总管。迎亲者系儿女双全、能说会道之人。
    发亲 娶亲人来到女方门口,女方“督管”派人喊“有请”,才进门,后由接亲押礼人将礼物当众点清交与女方,并向女方家长作揖道喜,说些客套话。女方设宴款待后,在院内将嫁妆用红色线绳、红色木杆捆攀稳妥,等候时辰发亲。发亲时,闺女不沾娘家土,由兄或弟背出房门,在中堂地毯或地席上辞别祖宗、双亲,再背上轿。送亲人员,仿男方来人单、双数而定。送亲人,姐不能送妹,认为“姐送妹,穷三辈”。
    拜堂 娶亲人回来,牵拜娘二人将新娘从轿里扶出,进中堂同新郎一起举行“拜堂”仪式。由司仪人指挥,“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父母,夫妻二人互拜”。然后,新郎新娘抢先进入洞房。再由迎亲娘出迎送亲娘。
    铺床 铺新床人系一对儿女双全恩爱且与新郎新娘相命相合的夫妻,边铺边念:“铺床,铺床,儿孙满堂,先生贵子,后生姑娘。男儿十五坐在书房,手拿玉笔撰修文章。女儿十五坐在绣房,手拿针织绣起鸳鸯。鸳鸯成对,凤凰成双,成对成双,双凤朝阳。”孕妇、寡妇忌入新房。
    梳头 闺女结婚,以发髻为标志。由娶亲娘解开新娘发辫,重新梳妆,改成发髻并钳掉脸上汗毛,称“开脸”,表明不再是“黄毛丫头”。
    闹房 由相好的年轻人、老表、平辈人,以诗词为戏,或以幽默风趣取笑,或出难度不同的节目,要新郎、新娘回答、去做。做到了由节目人喝酒或吃议定的糖果数。闹房内容繁多,有高雅趣味,也有粗俗低劣,一般至子夜后方散。闹房时避开上亲。
    馈赠 新娘“开叫”馈赠。男方亲族、姑亲、姨表就坐,由媒人或执客向新娘一一介绍并跟着新郎称呼。接着新娘向长辈每人赠送布鞋一双,接收者都要打发回金。
    回门 闺女结婚一般第三天同丈夫回门。并当天回门当日返回,中途只在娘家吃一顿饭。若路程较远者,月满后回门,可在娘家住三夜,但不与丈夫同居。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