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西乡县民族概况

2012-5-26 18:00:10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本县为汉、回及其他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有汉、回、苗、蒙、满、壮、侗、白等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和睦相处,生息相关。
一、汉族
    从人口比例看,汉族居首,1990年人口普查,汉族为403282人,遍布县境各区、乡、村,占全县总人口的98.88%。
    二、回族
    元代,县境已有回民定居,明代以后,人口更有增长,居住特点为“大分散,小集中”,主要分布于葛石、柳树、文贯、私渡、柏树垭、沙河、城关等乡镇,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回族人口为447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在封建社会,回族除个别地主、富商之外,大多数生活贫困。城镇回民多以行商走贩为生,尤以经营饮食及屠宰业者最多。曾有歌谣曰:“笆笆墙,烂草房;妻卖酱豆,夫宰牛羊;户无隔夜粮,冬夏缺衣裳。”可见当时回民生活之苦况。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宣布“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回民同样分得了土地、房屋,城镇中的回民从事工商业,生活得到保障。据食品公司、羊毛衫厂等8个企事业单位统计,回民占总职工的5.8%。各级政府还培养、录用了一批回族干部,1963年全县回族有行政干部29人,文教37人,工交17人,财贸27人,卫生4人。1984年,全县行政部门回族干部有25人,其中部局长级4人,乡镇长级4人。1989年增至55人,其中县团级1人,部局级6人。历届县人大、政协都有回族代表的名额。1955及1964年,均特选回民代表赴京参加国庆观礼。1960年组织回族代表团120人,赴汉中参观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展览。
    三、苗族
    据《定远厅志》载,清乾隆五十年(1785)贵州遵义府苗民(花苗)熊、陶、李、吴、杨、马6姓移居黄村(当时属西乡县,今为镇巴县),后渐向大楮河等地发展。光绪初年,其中吴姓苗民迁本县左溪乡耙齿山居住(据《西乡乡土志》载,迁入西乡在清雍正时,存疑)。嗣后,人口繁衍,又分徙于该乡菌扒湾和殷家坝,但因山地条件恶劣,租重税繁,生活甚为艰苦。建国后,人民政府特加照顾,帮助脱贫并给予建造房屋,生活上基本达到温饱。1990年统计苗族为25人。
    四、其他少数民族
    除上列汉、回、苗外,尚有壮族、侗族、白族、蒙古族、满族共44人,多系厂矿职工或家属,住徙不定。
民族关系
    解放以前,本县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虽然没有发生过大的械斗与流血事件,但小的摩擦时有发生,个别汉人蔑视少数民族,以其特殊生活习惯为柄,出言不逊,造成民族之间的隔阂心理。解放后,党和政府特别重视民族团结,通过各种渠道贯彻民族政策,历年参军、升学、招工、就业在同等条件下,对少数民族优先照顾。
    历年送往中央和西北民族学院培训的回族干部有11人,高等院校的回族毕业生有24人。
    国家救济贫困回民,发展生产,防治疾病,每年发放4000—15000元。如1983、1984年两次向私渡乡78户贫困回民投发贴息扶贫贷款20000元,帮助发展牛羊饲养及饮食服务等行业,当年收到效益,使回民年均收入高出该乡其他人243.3元。近10年,国家向回民投放贴息贷款66400元,每年为回民学生补助学费500—2000元,城关镇拨款2500元帮助回民建少数民族文化站一处,采用民办公助办法集资7000余元,建起民族幼儿园,解决了回民家庭百余儿童学前教育的困难。
    每逢回族“开斋节”,国家企事业单位特给回族职工放假,县城多次举行回族节日座谈会。如1954年“尔德节联欢会”,全县回民参加者700余人。政府先后为城关、葛石回民清理、划拨了坟地;1984年资助柏树垭乡回民建立“洗礼堂”,在60年代初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对回民节日所需及丧葬用布,均照常供应。在城关、沙河、文贯等地共有清真食堂10余处,并在城镇专设回民糕点加工厂,在葛石专为回民打一眼饮水井,处处尊重回民的生活习惯,增强了民族团结。少数民族对党和政府衷心拥护,民族关系融洽,相互交朋结友,和睦相处。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