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初平(献帝刘协)二年(191),张道陵后裔张鲁任督义司马,为断绝汉中太守(苏固)谷道,驻守本县白马山,建立治所,像寨筑堂,传播“五斗米道”,为本县道教之始。
历代道教在本县活动有两派:一派为“全真派”。根据明、清两代制度,经管理单位县“道会司”批准,发给度牒(承认为道徒的文书)方能称道士、道人。作为道士还需留须蓄发,终生不婚。还得住进寺观,顶礼膜拜,养性修真。道士可以耕种土地、出租庙产或募化生活。部分有造诣的道士,云游名山大寺,注释经典,宣扬教义,清嘉庆间,武侯祠主持虚白道人李复心撰刊《忠武侯祠墓志》四卷。后林道、虞道(均佚名)即为此派。另一派为“正一派”,俗称“火居道士”,不炼丹修行,不出家住庙,散居于群众中。平时与常人同,每被请超荐死人念经作道场,才鸠合道众,道冠道服行艺作法事。本县过去有此派30余人。另有“尘家道”不出家,不行艺,着道冠道袍,荤素不分,多系清代遗老,厌事嫉俗者流,仅有数十人。解放初本县有道教徒8人,火居道士5人,分居于武侯祠、武侯墓和弥陀寺、老道寺、白云寺等庙内,司暮鼓晨钟,守神务道。“文化大革命”中,老道士相继病死,后继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