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佛坪县方言语法特点

2012-5-23 10:11:50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佛坪方言的语法,绝大多数与现代汉语相同,但在民间方言交流中,也有许多与现代汉语语法存在差异。
    (一)构词灵活多变。
    用形容词作副词 例如:“那件事黄了。”“他红起脸说话。”“话说得满有理。”“咧人有些怪搞常”。“花有多好看。”句中的“黄”、“红”、“满”、“怪”、“多”,由形容词作了副词状语。
    重叠用词 这是当地方言中最多见的用词形式,比如:“给娃买个馍馍”,“他还要个帽帽”,“那阵子还好好的”,“美美实实吃一顿”,“盘盘”、“盆盆”、“桌桌”、“椅椅”、“秧秧”、“杆杆”、“刀刀”、“剪剪”等等。其中,有些重叠表示细小和喜爱,有些则纯属儿话语类的用法。
    词前后加缀 这种形式多用作语气修饰作形容词。如:“一么多”、“这点儿”“娃娃头”、“碎崽崽”、“好娃娃”、“差不多”、“远得很”、“溜溜滑”、“冷死了”、“闷得慌”、“鞋子”、“锄子”、“鸡子”、“雀儿”、“牯牛”、“咪猫”等等。其前缀、后缀的使用随需要和方便确定。
    词序颠倒 如“人客”、“鸡公”、“鸡母”、“执固”、“荒草”、“红眼”、“闹热”。
    (二)组句形式特异。
    假问句 这类句子似问非问,句前似乎是肯定语,而句后又带一点询问式。例如:“吃得好吧?”“睡得实吧?”“事办完了?”“话说好了?”“猪杀了?”“地挖了?”等等。
    残缺句 如“这娃瞎得没法。”“路上滑得没法。”“水深得没法。”“帐多得没法。”等等。这些句子的最后,本应分别加上补语“管”、“走”、“过”、“还”,但是不加听者也知其意,只是句子不完整。
    后补句 例如:“这布好看”,“馍馍不吃”,“东西不要”,全把动词用在后面作定语,让人听完才明白说的意思。如把“看”、“吃”、“要”换成形容词“厚”、“难”、“少”,则意义就完全变了。
    变动词序 例如,把“坏得出奇”说成“出奇的坏”,“好本事”说成“本事好”,“坏毛病”说成“毛病坏”,“认不得”说成“认他不得”,“不知道”说成“找不到”等等。
    (三)特殊表达形式
    佛坪方言中,多把“扶着”叫“掌着”或“掌住”,把“拿着”叫“拿到”或“拿上”,把“等候”叫“等到”或“等一下”,把“来不及”叫“来不赢”或“跟不上了”,把“上面”叫做“上头”、“面上”、“高头”、或“坡上”等等。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