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岚皋县居住习俗(1)

2012-5-20 16:11:42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类型
    本县房屋大多数进相连,前为大厅,宽敞明亮。后为有楼居室,明净雅致。旁有侧室,常作厨房杂用。大户人家修四合天井,中堂左右系长辈寝室,东西厢房,多为晚辈居住。天井四周陈设花盆,栽植奇花异草。四壁门安嵌板雕花的称花厅,属世家富户所居。有的在长五间的房屋一头或两头,再横修二至三间,俗称“钥匙头”、“撮箕口”。砖土瓦房,都有山墙,形如阶梯。穷者以草代瓦,四壁竹编泥抹。更有甚者,四周无墙,茅草自顶披至于地,俗称“落地铺”或“窝爪棚”,深山老林还有用木头垒的“垛木”房。
    

由于竹、木、石料资源丰富,因而石板房、竹木房较多。石板房以石板为盖瓦,土墙上顶,也有用石头垒墙的。这种房多贴靠石崖,三面围墙,建筑方法独特,工艺讲究,防火防风,非常坚固。石板房盖得最好的要数蔺河、芳流一带,选料考究,大小石板分开,厚薄一致,盖出来的房屋结构紧密,纹路整齐(多为“人”字路),观者无不叫绝。
    林边、山坳及低洼的半坡上,竹木房屋多。这种房屋四壁全用圆木垛码,留“口”字形窗户。木梁上用大竹子密排,细竹密结,屋顶用蓼叶层层铺平,竹篾结成扇形。在密铺的毛竹上铺一层稀泥,便是烘炕粮食的火楼。有的不设厨房,煮饭炒菜皆用火炉里的吊罐。因地势陡峭而建的吊脚楼,大道、小道两地居多,其它地方多用来作厕所或牲畜栖住。
    过去建房,不仅土匠心灵手巧,而且木工都能雕梁画栋,难度最大的是修“走马转阁楼”。这种楼,驴马可以驮着东西进出。据说,铁炉坝下桃园的祝氏宗祠,建造时曾发生木、石二匠比手艺的事。石匠先在大门墩上雕了一对石鼓,鼓上端坐石狮,口衔石珠。石匠当着众人之面,敲其狮下腭,石珠即滚动起来,主人赏给白银数两。木匠也不示弱,雕刻的木狮不仅口内衔珠,还在大狮颈下雕一小狮,活像母子相偎,亲昵之态难以言表,主人照样付给赏钱。现木狮无存,石狮尚在。
    近十几年来,城乡房屋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土木结构,还有框架柱、钢屋架、平顶楼、混凝土等。
    建造
    建房之前,第一件事就是选择地基。过去很讲究方位山向,左边山高无妨,右边却不能高。相传左为青龙,右为白虎,有“不怕青龙高万丈,就怕白虎抬头望”之说。如果河水从屋后绕过,就叫“冷水洗背”,说是发财不发人。
    
房屋的进深若是一丈二尺,实际只有一丈一尺八寸;若是一丈六尺,实际只有一丈五尺八寸。这叫要得发,不离八。
    上梁是修房造屋的高潮,梁木不仅要精心挑选,砍伐时还不能落地沾灰。上梁之前,要用香米供奉,请许多人来陪梁、祭梁。祭梁仪式由木匠和土匠主持,将公鸡冠子掐破,让血滴在大梁的中心和两端,有的还在梁中放五谷盐茶和当年的历书。祭梁词的长短根据鸣炮时间而定,开头语为:“今日祭梁,天地开张,财源茂盛,人强马壮。玉女金童齐着力,金梁升上主华堂。”接下来就是踩梁,两人各执一把装有核桃、板栗、蒸馍之类的斗,在梁中交换位置时为“高难动作”,一边踩一边唱:“宝保粑,三月下种四月插,五月六月勤薅草,七月八月谷归家。粑撒东,后辈儿孙在朝中;粑撒西,三更灯火五更鸡;粑撒南,燕子双双把泥衔;粑撒北,大厦落成千秋业。”唱一句朝下撒一把,陪梁的人蜂涌而至,齐声唱“好!”甚是热闹。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