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定边县汉族婚姻嫁娶习俗(1)

2012-5-19 17:36:24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新中国建国前,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礼制;建国后逐步形成“男女自愿、婚姻自由”的新婚俗。
    (一)定亲
    旧时,由男方遣媒到女方提(求)亲,女方应允叫“吐口”。于是,男方请媒人带礼物到女方家,商定议话时间,称为“讨婚”。讨婚前,双方各请阴阳查对方生年八字、属相有无“冲犯”、“克忌”及“大婚不合”等情况,若无,则亲事成。接着就是议话,即商定聘礼、衣物首饰等。随后“换盅”,就是男方到女方家请其邻居亲友喝酒,举行“拔酒瓶”仪式,男方的父亲或族长同媒人到女家正式定亲,女方备宴席招待,男方承担“饭食”,少则两桌,多则4桌,每桌猪肉3斤,蒸馍32个,酒至少两瓶。开宴,儿媳给公爹敬酒叩头,公爹赏给钱物。男方给女方亲邻送礼物称“和庄礼”。男女双方互送礼物谓“订婚信物”。其后,逢年节(如端阳、中秋)男方都给女方送礼,叫“追节”,直至完娶。新时媒人改称“介绍人”,给男女双方介绍对方情况,双方面谈恋爱,废除阴阳算八字推合婚等迷信举动。其它礼仪也有沿袭旧俗的。
    (二)嫁娶
    旧时,婚事3~5天,男女双方大宴宾客。滩区娶亲用花轿、山区用硬马(儿马、叫驴)。事前请阴阳择定吉日,双方各请老小外家、亲友邻居吉期赴宴。女方过事1~3天,外家及亲邻送礼称“添箱””。上轿(马)宴席后,事即过毕。男方过事2~3天,派遣娶亲人(约客的、娶人的〈女〉、赶嫁妆的、抬轿〈牵马〉的、鼓乐等各负其责),凑成单数,一路鼓乐喧天前往女家,交清议定的衣物首饰、水礼饭食、离娘钱及所欠财礼等,吉时鸣炮奏乐,上轿(马)一路鼓乐娶回。女方送亲者即大客十多人到数十人,应为双数随去男方家吃喜酒,以女外家及娘家长辈为尊。新娘轿内扣竹筛,放置桃弓柳箭,称为“天罗地网、穿云箭”,悬挂铜镜,用红纸写“狮”字,称为“照妖镜”,以此来镇“妖煞”,避“犯忌”。新娘全身穿红,周身不露,意为“避三光”,腰系红绳,意为“月老”牵引永偕百年。轿娶者,用椅子抬新人上轿,乘马者,由胞兄或姐夫抱扶上马,倒出门、哭泣,以谢父母养育之恩,表示难舍难离。上轿(马)后,一路低头,不得仰面。娶到家,阴阳领新郎轿(马)前三揖,称为“谢煞”,鸣鞭炮下轿(马),“拜天地”,“入洞房”。新娘入洞房后,坐在“长明灯”下,称为“坐帐”。娶亲和送亲人(女)进洞房铺床,之前被褥反铺,由铺床人大翻身铺正,称为“翻人身”,床上、被褥四周撒核桃、红枣,口念“双双核桃对对枣,儿子多来女子少”等祝词,愿其“早(枣)生贵子”,由新郎以双脚将核桃、枣儿拨赶着绕新娘一周,称为“煞帐”。还要“开脸”(用线绞拔掉新娘面部汗毛)、“结发”(将新郎新娘头发合梳),再行梳妆打扮新娘子。夜间洞房点“长明灯”(1碗清油1对灯芯,或双蜡烛、双灯。通夜不熄),当晚同辈及爷爷奶奶们闹新房(耍房)。招待众宾客吃过夜宴后就寝。次日晨,新夫妇行“毛女拜祖”礼。早饭后“迎喜帐”(把老小外家及亲友送的帐子抬到外面,由吹鼓手迎接回来,挂在醒目地方,称为“挂花红”,外家的花红还披挂在新郎身上)、“摆陪送”(即将全部妆奁及陪送物品摆出来,吹鼓手吹吹打打转来转去,称为踩陪送)、“认大小”(新婚夫妇给至亲好友及族中长辈行拜礼,受拜者给以赏钱,新娘给长辈及亲友送些小礼品),然后大宴宾客,鼓乐吹奏,“总管”主持,新郎新娘“拜席口”(到席前拜客,敬酒献烟),总管在席前说一些顺口溜、客套话,以助酒兴、酬谢宾客。最后一天早晨全家喝“和气汤”或吃“和气面”,新娘拜“门神”、“灶君”,夫妇入厨房“揭福碗”,而后举办“送路宴席”,喝了送路酒,新夫妇随大客回娘家,称为“回门”。回门到娘家,合族及亲友还要给新郎“串拜礼”摆宴席。婚后,新娘回娘家也有定例,如“对8”、“对9”、“对月”。就是回门回来后,住8天或9天,再回娘家去住8天或9天,说是“8对8,两家发;9对9,两家有”。其后住1个月,再去娘家住1个月,叫“站对月”。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