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定边县回族风俗(1)

2012-5-19 17:26:22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回民风俗依从伊斯兰教,与教规溶合。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习俗已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宗教含义而变为一种民族的生活习惯。
    一 婚姻嫁娶
    回民婚姻,伊斯兰教律规定:①男女双方同意。②双方父母同意。③证婚人到场。④有一定聘金。婚仪要由阿訇念“一扎布”(婚书)、念“尼卡哈”。旧时多早婚,有十四五岁就嫁的。实行新婚姻法后废除了早婚,实行结婚登记。男女恋爱订婚后,男家要给女家“道喜”,送“封子”(即茶、糖、核桃、枣子等)和聘礼、衣物。结婚时,男女两家都要设宴待客。亲友送礼,表示祝贺。男家由1名懂得婚事礼节的妇女到女家迎亲,女家则请亲友送亲(新娘)到男家。结婚时除办完婚姻登记外,仍按回族婚姻仪式举行念“尼卡哈”婚礼,念完“尼卡哈”,撒核桃、枣子等示以喜庆,众人抢拾,表示沾喜。当晚亲友邻舍青少年也要闹新房,称为“耍房”。次日早上,新媳妇认婆家及亲友大小,逐一递茶、问候,表示和睦共处。
    二 丧葬习俗
    回民称死人为“无常”、“亡人”或“殁了”;切忌说“死”。称死者为“埋体”,称送葬为“送埋体”。主张速葬,“埋体”一般不放过夜,以免腐败,即“得土为安”。回民亦行土葬,不信风水地脉,只要平稳卫生、干燥之地均可做墓地。人咽气后,守护者即暝其目、合其口、顺其手足,置遗体于木床或地上,头北脚南。亲友吊唁,禁送花圈、帐联。遗体葬前用清洁之水按序冲洗全身(俗称“着水”),男由男洗,女由女洗。洗净揩干穿“克番”(尸衣)。“克番”用布均为白棉布,无论多么富裕高贵之家,都不许用绫罗绸缎做“克番”。成年人“克番”布一般用36市尺。遗体着好“克番”后,抬到外面干净地方,头北脚南停放,由参加送葬的阿訇与亲友举行葬礼,站“哲那则”即给亡人开追悼会。之后,抬向墓地安葬。送葬时,由丧事主家对所参加送葬的人施散“乜贴”,施散多少则根据其家经济条件而定。亡人生前所穿衣物也分散给比较穷困的亲友。亡人葬后逢七日(即头七、二七……直到五七)、40日、和每周月、百日、周年,家中都请阿訇念经过“乜贴”,“搭救”亡人,表示纪念。
    三 节日活动
    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有:
    开斋节:伊斯兰教历(简称伊历)10月1日,阿拉伯语称“尔德”、“费图尔”。是教徒们伊历9月封斋1月斋戒期满庆祝斋功胜利完成的日子。上午,沐浴净身,穿起洁美衣服上寺举行会礼仪式,听阿訇讲经布道之后,亲朋邻里互相访问祝贺,家家炸油香、馓子之类传统食品,相互馈赠,并备佳肴,宴请宾客,祝贺节日快乐。
    古尔邦节:伊历12月10日,也称“宰牲节”。这天,凡经济条件好的穆斯林,都宰牲祭献安拉。所宰牛羊肉大部分舍散给穷人、阿訇及亲邻。所宰牲的皮散给清真寺。除宰牲献牲外,和开斋节一样举行会礼及庆祝活动。
    圣忌节:伊历3月12日,也称“圣忌”。相传穆罕默德生卒同为伊历3月12日。这天,穆斯林都上寺过“尔麦里”(乜贴)、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宰牛羊、备佳肴,隆重纪念。
    前3个节日是伊斯兰教的大节日,除此,还有其它节日和纪念日:
    阿舒拉节:伊历1月10日。相传该日是阿丹(亚当)、奴哈(诺亚)、易卜拉欣(亚伯拉罕)、穆萨(摩西)等先知得救的日子。这天,清真寺过“乜贴”、诵经,并用米、面、豆等杂粮做“阿舒拉饭”,分给穆斯林,以示纪念。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