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吴堡方言源流考

2012-5-19 16:35:18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方言的源流不外乎纵横两方面。
    纵的方面,就是“本字考”中涉及到的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上古音和中古音。
    吴堡方言,特别是口语语流中上古音和中古音比比皆是,因而导致文白异读现象相当多。如“抱住”的“抱”字发音,书面读“bào”,口语说“bù”。口语保留了古音;口语中经常说“更深夜半”、其中“更”字发“jiá,不发geng”。
    词汇也保留了大量古汉语词语,如“瓞瓞〔diōu〕蛋蛋”(很小的瓜)、“品之乎也”(过分斯文、极不慷慨而惹人讨厌的意思)。
    吴堡口语成语中还保留了古汉语的某些语法特征,如“官官样样”、“花花草草”是重叠并列结构,“牙天恨地”是“动宾+动宾”的并列结构。而且名词动词化了。现代汉语中副词不能修饰限制名词,而吴堡方言口语中保留了古汉语副词可以修饰限制名词的特征。如“不人不鬼”和“人不人,鬼不鬼”。两者的意思一样,即装人咯装不成,装鬼咯不服心。吴堡人经常说“不若谷”、“不值谷”,意思是不好的样子,“不谷”一词只有在《左传》里才有,意为不善,“暗渡陈仓”这一成语出自楚汉相争,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缩简而来的,现代汉语文章中很少用,但吴堡口语中经常说到,而且意思有所转化,变为暗暗压在肚子里的苦衷,不往出说。可见,吴堡方言中,特别是口语中保留着先秦时代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征。
    读古汉语的人,总觉得先秦文学并不比明清两代的文章难懂,这说明,我国上古时期的书面与当时的口语很相近。
    
书面语有相对保守性,口语有较大流动性。因而,随着历史人口与地域的变化,到了唐宋,终于使书面语离开了口语。中国历史上有多次古文运动,都是首先提倡先秦文学的文风。唐宋时期的民间,在当时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兴的书面语,即当时的“白话”,如唐宋传奇小说。元曲、杂剧中的好多词汇,吴堡口语中经常用。马致远[双调]寿阳曲有一首《山市晴岚》:“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首先从韵律上衡量这首曲,按普通话要求,“霁”、“翠”不押韵。如果按吴堡音读起来,韵脚相同,比按标准音读起来上口。其中“霁”字吴堡读cei,不读qi。关汉卿[南吕]一枝花《杭州景》中有一句:“这答儿忒富贵”,好像是标准的吴堡方言。[越调]斗鹌鹑《冬景》曲中有一句:“这天晴不得一时半霎。”“一时半霎”,吴堡口语经常说,但现代书面语言里很少见。
    吴堡方言的独特性,主要原因来自横向源流。从横的方面考证方言源流,首先要考证人口的源流。一个社会内某一部分居晨大规模的集体迁徙,也会形成社会的不完全的分化,因而促使方言的产生。
    东晋到南北朝时期,原来住在江浙一带的居民两次向陕北大迁徙,这是陕北黄河沿岸一些县方言特殊的社会因素。东晋义熙十四年(418年),夏赫连勃勃和东晋大将刘裕的安西军在长安交过战,俘虏刘裕之子刘义贞部下将士安于大夏国的寨堡,故陕北多有“吴儿堡”遗址。又据《南史·纪二》载:宋元嘉“二十八年春正月丁亥,魏太武帝自瓜步退归,俘广陵居人万家以北”(451年)。当时,陕北属北魏领土;广陵在现在的江苏省扬州一带。
    吴堡“海”字的用法,可以说明,一些居民的祖先肯定来在海边。“海来大”、“海来长”、“海来深”、“海游江湖”、“海吃海穿”中的“海”字当副词用,作状语,意为象海一样大,相当大、广。“海开”、“海场子”中的“海”字当动词用,意为扩张、推开。“山珍海味”、“海席海菜”、“海怪”、“今年的庄稼长得和黑海一样”中的“海”字当名词,作定语、补语。“今年的庄稼最山蛮(马铃薯)种得海”,“海”字当形容词用,作补语。“海口”、“海碗”当形容词用,作定语。
    吴堡距海迢迢数千里,在当今交通发达的情况下,见过海的人不及十分之一,何况在四分五裂的旧中国。没有海上生活的经历,也没有见过海,反而有如此多的“海”字用法,甚而农谚也有“夏刮南风海底干”之说。
    吴堡方言中前后鼻音不分,有an韵,无ang韵;有eng韵,无en韵。z、c、s与j、q、x不分的现象存在。如“尊大尊小”、口语是júng大júng小。“爹”字白读diá。这都是江淮方言和吴方言语音方面的特征。
    词汇方面:清代胡文英编纂的《吴下方言考十二卷》中有许多口语和吴堡口语相似。如“(郎):物之稀者曰稀~~;“(酸)”:谓为之不稳重者为骨头轻~~”;“(煤):火已末尾将熄”。曹雪芹《红楼梦》和冯梦龙的《三言》中也有和吴堡口语相同的词语。如“小妇”、“装裹”、“酬人”、“觑探”、“佛手手”、“绞肠沙”、“花麻油嘴”、“三茶六饭”、“丢了钯儿弄扫帚”等,标准话中很少听到。元末作曲家睢景臣是江苏扬州人。他在《高祖还乡》一曲中有五处口语和吴堡口语相同。鲁迅先生、叶圣陶先生的文章,吴堡人读起来好象本籍人写得一样亲切,如《潘先生在难中》一文中有:“各有各的心事”、“犯不着”、“略微”、“不知足”、“点戏”、“焦心”、“或许”、“几时”、“脱逃”、“失守”等词语。这些词语吴堡人经常说。鲁迅和叶圣陶是江浙人,在他们的文章中不能不带有家乡方言。这两位语言大师尤善于运用群众的口头语言充实书面语言。
    吴堡次方言和江淮方言、吴方言是亲属关系。吴堡丁家弯乡沿黄河岸村民的口音更接近江淮方言、吴方言。如担水”口音是dēisǚ,“梯子”口音是tēize。
    吴堡次方言的亲属不仅仅是江淮方言、吴方言。吴堡人把明代前定居在此地的人称为“老户”,以后的称为“新户”。老户祖先来何处?十有八九是江苏。“新户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明代初年大迁民时期,吴堡又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处移来多户,如上、下高家庄的祖先高卯从洪洞县北官庄迁来,霍家沟的祖先洪武年间先从山西霍山迁安定红石峁,天启年间三弟兄又迁吴堡霍家沟、霍家山、舍窠渠。吴堡次方言和洪洞方言对照,有一音半语和词汇相似,如“今日”、“夜日”、“明日”、“后日”都快读成一音,变成“jingr”、“yanr”、“meir”、“xour”;“爷爷”、“娘娘”分别读“yá ya”、“nieo nieo”。
    词汇如黍(高梁)、玉黍(玉米),吴堡俗名也是如此。洪洞方言以汾河为界,东西不一样,南北也有差异,吴堡方言有的同河东,有的同河西,有的同北区,有的同南区。可见当时迁民时,人口来向也不是一个地方。“大槐树”是一个迁民站,是一个移民集中点。
    以“锅”字的发音为例,吴堡上河畔和后乡的人为“géo”〔〕,南区的人叫“gú”。géo为老户音,gú为新户音。
    综上所述,吴堡方言本字考,即纵向源流考;吴堡方言的亲属考,即横向源流考。
    但是,吴堡方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近代与山西临县、柳林县经济往来比较多,沿河乡村的口音受这些县的影响也比较大,北区受佳县口音的影响,西区受绥德口音的影响。特别是毗邻地区联姻关系所致,口语互相潜移默化。如“平斤”(木匠用来砍大料的横刃家具)一词的口音,就是从山西临县传来的,发音为“pī jíng”。
    总之,吴堡次方言可以说是江淮方言和山西方言的混合体,吴堡是很特殊的“方言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祖国的统一,经济的繁荣,社会交往面的扩大,普通话的推广,吴堡次方言和其它方言一样,发展变化也相当快,老一代、新一代之间有了很大差异,有些口音和词汇趋于淘汰,将被普通话替代。这是发展的大势和主流。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