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团结统一的国家,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充分发挥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交流作用,全国提倡使用标准汉语,推广普通话,不断缩小方言土语的使用范围。1955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为促进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对此发出号召。
本县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主要在学校实施,从小学教育抓起。1956年8月,全县249名小学教师利用暑假时间,集中进行普通话学习10天。一完小教师袁文汉主持教课,当时刚刚从绥德师范毕业的常淑琴、杜成芳及马振昆协助辅导,培训汉语拼音、普遍话教学的师资人员。县文教局要求各小学从下半年开始实行普通话授课。对中学未做硬性要求,但米中由教师牛海玲指导其他教师学习普通话,力求用规范语言教学。此后,直到1964年的8年内,每年暑假都抽调部分小学教师短训;反复强调推广使用普通话教学,提倡汉语规范化。1963年上半年,县文教局选派常淑琴、高联珠、张密秀赴榆林参加为期1个月的普通话师资培训。返回后集训县内小学低年级教师,实行示范教学。1965年至1966年上半年,以公社分片集训。“文化大革命”动乱期间此项工作中断,1973年后才又渐渐开展。1976年、1977年元月,县城两次举办汉语拼音基本式教学师资训练,先后有1000名教师参加。桥河岔小学校长申之江重视普通话教学,积累资料,亲自辅导,督促教师熟记汉语拼音,用普通话讲课。1977年县教育局在桥河岔召开小学普通话教学经验交通现场会。1980年,县教学研究室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大力开展推广普通话工作。1980年至1982年,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幼儿教师汉语拼音提高班,先后培养师资300人。各学校通过课堂教学、讲演会、讲故事、朗读比赛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学、用普通话。南关小学、北街小学、官庄小学尤为出色,许多小学用普通话朗诵,流畅、自然、标准。1984年,教师杜如谨、姜春梅赴西安参加省办普通话语音知识学习班,2个月后返回,分别在南关小学、官庄小学辅导其他教师,不断巩固提高。教育局、教研室通过督促、检查、观摩教学、评比优秀教师等方式,使普通话教学坚持长期化。
50年代最早开始汉语拼音教学和普通话推广时,阻力较多。受习惯势力制约,教师本身顾虑重重,羞于使用。人们认为说普通话“洋腔洋调”,听不惯,说不惯。学生哄堂大笑,教师别别扭扭。因此,尽管在全县教育系统不断强调,但多数教师培训时说普通话,教学仍用米脂话。经过多年努力,城关3所小学推广应用较好,边远农村仍难以普及。而且,学生在校期间上课时朗读课文用普通话,平时交谈会话仍用米脂话,这种状况长期延续。中学无推广普通话的专门工作,但许多年轻教师来自正规师范学校,教课很自然地使用规范汉语,对学生有较好影响。
随着时间推移,除学校对青少年进行有意识的普通话训练外,广播、电影及后来的电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切,群众听、用普通话的机会越来越多。米脂人,特别是城关及其周围群众潜移默化,许多方言土语已渐渐消失或被普通话用词代替。譬如:“
”、“崾崄”、“凌吞”、“颇烦”、“洋胰子”、“望桩”、“火镰”、“驾窝子”等词已很少使用;“
黍”、“金
黍卜浪”、“顺顺”、“洋火”、“洋灰”等词语分别被“高粱”、“玉米棒”、“口袋”、“火柴”、“水泥”等标准用词取代。机关干部讲普通话更多,虽难免带米脂腔,但已接近标准发音。“我”、“鞋”、“街”、“酝酿”等词的米脂话读音与普通话有明显差别,近年已经习惯以普通话发音。新时代的新词语不断进入生活领域,全用普通话。诸如:拖拉机、尿素、塑料薄膜、涤纶、尼龙、羊毛衫、敬老院、电视机、机器人、原子能……,与全国统一。
普通话的推广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工作。至80年代,本地人们的日常用语,仍以米脂话为主要成分。在农村,中、老年人当中更是这样。但普通话已为大多数人熟悉和乐于接受。年轻一代习惯使用普通话。米脂方言将在一定时期继续存在,普通话正在日益普及。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