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民生活
本境地薄土瘠,自然灾害甚多,旧社会贫苦农民或租种土地或揽工度日,生活十分艰辛。平常年头“糠菜半年粮”。一遇灾年,则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悲惨之状,令人目不忍睹,耳不忍闻。明末马懋才的《备陈灾变疏》记述了本地天灾人祸的情况:“臣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诸树唯榆树皮差善,其它树皮以为食,亦可稍缓其死,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其石名青叶,味腥而腻,少食辄饱,不数日腹胀下坠而死……。”此次灾荒西川(即大理河川)最为严重。
清朝,土地大多被地主占有,群众生活十分痛苦,若遇灾荒,更加凄惨。嘉庆十九年(1814)、光绪三年(1877)、光绪二十五、六年(1899~1890)都是大灾之年,饥民嗷嗷待哺,饿殍载道,苦不堪言。辛亥革命后,农民生活每况愈下,吃糠秕而渡日,乡间几人穿一条裤子,几辈没铺没盖也不乏其人。民国十八年(1929)跌下大年馑,群众背井离乡,卖儿鬻女,十分悲惨。
1940年本境归陕甘宁区政府管辖以来,政府实行减租减息,大力发展生产,农民生活始有改善。
1948年春因战争和灾荒,生活极度困难,虽多方救灾,仍有3497人浮肿,754人死亡。1949年全国解放后,政府恢复和发展生产,农民生活大大改观。1952年11月17日,县有关部门曾对杜家沟农民生活作过调查,1948年每人平均收入折合小米295斤,1952年每人平均收入折合小米509.6斤,开支432.3斤,尚有节余。1954年县统计部门对钟家、曹家坪两村农民收入作了调查。
这年全县农民户均收入237元,人均收入50元,曹家坪群众生活水平高于全县平均水平,钟家 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本年曹家坪村“都不吃糠,12户粮虽不够,有钱可买,扯布换衣者亦较多,大部分农民有家庭纺织,秋夏衣困难者6户,上学子女22人,修建备料者2户”。群众生活刚能过得去,一有灾荒,即需国家支援。1955年全县大旱,人均占有粮仅为122公斤,群众生活就显困难,仍以曹家坪为例,“上半年多数缺粮供应,半数农户饭食夹糠,且缺钱买粮,年底尚有8户缺粮,明夏还将增多,买布添衣者少数少量,秋冬缺衣者8户,上学子女缩为16人”。(均摘自县档案馆档案)。
1956年开始,农民生活略有下降,最饮食明显。1958年后饮食更大幅度下降,1961年尤甚,1963年生活始有好转。1965年逢大旱灾,幸亏国家及时从东北调运大批粮食,才使群众渡过灾荒。“文化大革命”时期,粮食产量减少,1972年人均分配口粮仅为84.5公斤,劳动日值0.34元,每劳动日分红最少者仅几分钱,仅1972年、1973年就吃返销粮1100万公斤。不少群众被迫外流于宁夏、山西和本省延安、关中等地,据不完全统计仅1976年底全县就有万余人外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修窑建房成风,肴余钱购买高档商品。
1983年全县农村有自行车18310辆,摩托及轻骑95辆,缝纫机15500台,电视机26台,手表29290块,收音机8973台,收录两用机126台,新漆木器家具23449件,架子车33598辆。1984年人均居住面积20平方米,收入121.2元,存款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