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民族、姓氏
2012-5-19 10:34:30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第一节 民族
佳县居住的民族,主要是汉族,也有少数民族。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长期杂居,民族不断融合。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境内是白翟部族活动的区域。东汉时,匈奴人陆续内迁,有的定居境内。北魏太延五年(439),鲜卑族拓拔氏统一黄河流域,提倡汉化,境内定居之鲜卑人逐步融为汉族。北宋时有党项族杂居。南宋建炎三年(1129),女真族攻克晋宁军,统治90多年。金兴定五年(1221),蒙古族赶走女真族,境内大村都有蒙古人定居,称为“鞑爷爷”,统治境内汉人。在民族融合中,境内土著居民仅有十之二、三。明永乐年间(1403~1424),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①下迁来大量移民。清末民国年间居住过意大利、西班牙、瑞典等国传教士,1947年土地改革时全部回原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有满族2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有回族1人,其余都是汉族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有蒙古族5人、回族2人,彝族、满族各1人,其余均为汉族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县总人口为243110人,其中汉族243042人,有10个少数民族,共68人:藏族31人,蒙古族9人,满族9人,彝族8人,维吾尔族4人,回族2人,苗族2人,朝鲜族1人,侗族1人,门巴族1人。境内少数民族增加,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佳县农民大规模地组织劳务输出,外出打工仔娶少数民族女青年为妻入籍佳县。
①明洪武至永乐年间,政府在山西省洪洞县贾村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洪洞及周边州府县迁往山东、河南、北京、内蒙、陕西、宁夏等地的移民事项。因广济寺旁有一棵大槐树,移民们便把大槐树作为惜别家乡的标志。
第二节 姓氏
佳县原有阴、童、韦、边等姓,现已消失。
1982年第3次人口普查,全县有141个姓氏,其中万人以上的5姓:张姓,2289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6%;刘姓,2268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5%;李姓,2104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6%;高姓,1919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7%;王姓,1057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3%。五大姓总人口9639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8.69%。10000人以下、1000人以上的有27姓:曹、马、任、贺、白、乔、郭、徐、武、魏、康、阎、冯、崔、雷、常、薛、赵、陈、杨、屈、韩、杜、秦、方、吕、石。1000人以下、100人以上的有41姓:郑、申、符、孙、柴、何、牛、尚、苗、姚、朱、董、庄、拓、潘、段、谢、万、袁、云、史、程、蔚、胡、蒋、于、强、余、梁、姜、钞、燕、毛、岳、钟、翟、许、田、磨、党、纪。100人以下、10人以上的有29姓:殷、暴、郝、樊、瞿、诸、蔡、逯、叶、班、封、穆、艾、祁、姬、芦、卢、米、折、吴、霍、郗、成、宋、贾、丁、延、慕、房。10人以下的有39姓:解、林、焦、黄、刑、邹、苏、尹、庞、金、龚、卜、雒、井、景、文、车、邓、毕、华、凡、祖、罗、宫、唐、候、沈、郎、孟、甄、惠、萧、巩、娄、柳、熊、楚、范、汤。
姓氏中,有同姓不同宗者,叫做“分户”,如关甲刘、前刘家山刘、店镇刘等。在同姓中,有“入脚户”(异姓同音并姓的),如朱家坬乡武家峁村,原名叫伍家峁村,村民姓伍,后因周围村庄武姓多,就改成姓武,年长日久,两姓成了一姓,但互相通婚。
1982年以后,佳县姓氏再未予统计。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