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食
佳县粮食作物以谷子、高粱、糜子、黑豆、玉米为主;蔬菜以马铃薯、白菜为主;肉食以猪、羊肉为主。
旧时代,境内农民终年一日三餐,城镇居民一日两餐。饮食以杂粮为主,多吃钱钱饭就咸菜、钱钱饭煮洋芋蛋拌炒面、杂粮窝窝头。冬春季节,吃菜以腌酸白菜为主。有时也吃瓜饭(小米与南瓜煮成的粘饭)、焖饭(小米和红枣、小米和杂豆煮成的粘饭)、洋芋丸子(马铃薯擦成薄长条,拌上高粱面、调料蒸熟)、黑冷子(马铃薯磨成糊状,滗干,拌调料,捏成块状蒸熟)、杂面抿夹儿(杂粮面和成软团,用抿夹儿床挤压成一寸左右长条煮熟)等。
佳县解放前,土地多集中在富人手中,生产力水平低下,战乱、自然灾害频仍,粮食匮乏。少数富人锦衣美食,多数贫民钱钱饭、糠炒面也不能果腹,若遇荒年,吃树叶、野菜,有的甚至沿门乞讨,背井离乡。
1938年,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改革,农民分到了土地,粮食大量增加,但多数农家勤俭节约,饮食仍以钱钱饭、蒸窝窝(糠加少许杂粮磨粉所蒸的窝窝头)为主。
20世纪60年代后,佳县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农民大搞马铃薯加工,提取芡面(淀粉),漏制粉条或制作凉粉,有时还蒸马铃薯馍馍、马铃薯丸子、烙马铃薯饼子当主食,爆炒马铃薯丝作副食,饮食增加了一些新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实行责任制,粮食增产,市场活跃,外地大米、白面大量贩运入境,人们或买或用杂粮交换,迅速改善了饮食结构,大米、白面成了家常便饭。
随着主食结构的改善,副食品种也明显增多。农民大量种植大白菜、西红柿、菜辣子、夏豆角、黄瓜、茄子、芹菜、莲花白等,能经常吃花色较多的新鲜菜。
县内传统宴席菜肴有“三盘子”(猪肉钻鸡、大肉炒粉条、羊肚炒细粉)、“五簋”(炖肉、烧肉、清蒸羊肉、羊肉丸子、酥鸡)、“八碗”(在五簋基础上再加猪肉钻鸡、红条肉、排骨)、“十三花”(指五簋加八个凉、热下酒菜)等。其中“八碗”档次最高,过去只有少数富户在红、白事上才备办。
进入21世纪,普通农家办红、白事,招待亲朋,也多设“三盘子”、“五簋”、“八碗”,有的还另上几道炒菜、凉菜,喝白酒、饮料,抽香烟,划拳、掷骰,热闹非凡。城镇居民更为讲究,在“五簋”、“八碗”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提高炒菜质量和烟酒、饮料档次。宴席上的主食,过去以枣糕、油糕为主,现在增加了各种面食、大米饭等。人们在祥和、热闹的气氛中酒足菜饱之后,主食已食之甚少。
佳县的传统风味食品主要有马蹄酥、酥饺、大碱饼、炖羊肉等。
黄河沿岸盛产红枣。过去,农民常以枣代粮,制作各式各样的红枣食品、饮品。主要有枣糕、枣馍、枣饼、枣粽子、枣月饼、枣果馅、枣炒面、枣焖饭、枣稀饭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对红枣进行深加工,制作醉枣、蜜枣、熏枣、枣酱、枣酒、枣汁等,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旧时代,因生活条件所限,人们重吃轻饮。农民惯以凉水解渴。若遇丰年,一些农家盛夏喝绿豆汤泻火,严冬饮米茶御寒,年节酿黄米酒待客,少数富人饮白酒,也多是当地散酒。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饮酒之风渐起,白酒、果酒、啤酒普遍饮用。
二、服饰
佳县人的传统着装注重实用、简朴、大方。夏穿单,冬着棉,春秋为夹衣,天特冻时,外加皮袄或皮坎肩。旧时代,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多数人往往一衣多用,内加棉、毛为冬衣,挖掉棉、毛春秋穿。民国年间,少数农民自种棉花,妇女终年纺织,一般家庭除自给外,余者拿到市场上出售。男女服式单调:男穿大襟长衫,外套坎肩,腰束布带;女穿大襟短衣(俗称“偏襟襟”),腰系围裙,内穿红肚兜。男女都穿大裆裤(不分前后均可穿)。色泽暗淡,夏天以白、蓝色为主,冬天黑、灰色居多。男人一年四季头拢白毛巾(俗称“羊肚子手巾”),女人头戴手帕。男女均穿布底遍纳鞋。夏天,男人穿不起袜子,赤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干部、职员多穿灰、蓝中山装,时称“制服”,布料多是阴丹蓝布和海昌蓝布。青年女子多穿花布。多数农民服饰依旧。后来,斜纹、卡叽、条绒、回绒等布料制作的衣服逐渐增多。
20世纪60年代,农民自织土布逐渐被花达呢、凡立丁等取代,即使织点布也只作衣服里子用。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男女青年兴穿草绿色军、便服和中山装。70年代后期,衣料种类日益增多,涤纶、锦纶、中长纤维之类纷纷上市,服装式样不断翻新,有几年兴宽长,有几年兴窄短。城乡人普遍在裁缝铺制作衣服。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随着化纤纺织品的增多,服装市场日益繁荣,各式时装层出不穷。西服、夹克、牛仔服、健美服、蝙蝠衫、喇叭裤、连衣裙、风雪衣、羊绒服、羽绒服等交替流行,按季更换。城镇青年追求时尚,服装趋向大城市。而中老年人仍夏穿半袖衫(男白色,女浅花色),春秋着中式棉衣或毛衣外罩制服衫,严冬披黑呢大衣或托面羔皮筒子。农村中老年衣着更为简朴,不讲款式色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城镇男女青年特别讲究款式、质地、颜色。不少人专程或托人到大城市买高档名牌服装,仿照影星、歌星和时装模特的服饰打扮。青年男女的服装变化也带动了中老年。多数中老年妇女穿着大红大绿,色泽明亮,不时更换;中老年男子讲究新颖、得体、精神。
在服饰不断更新的同时,男女发式也不断变化。男人从清代的辫子改为民国的帽盖,又发展为剃光头、留平头、分头、背头。一般未婚女青年留单辫扎红头绳,中年妇女留短帽盖,老年妇女梳圆头或折板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年男子由分头、背头发展为小平头,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喜留长发。青年女子普遍辫双辫或留剪发头,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为烫头、披肩发等多种样式。旧时,青年男子不戴帽子,喜拢毛巾,拢法为毛巾包头,前面挽一个结。成年男子多戴瓜皮壳子帽,老年人戴毡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子一度流行军人帽、工人帽、火车头帽。七八十年代以来,男人多不戴帽,只有冬天戴棉帽。女子冬天围围巾或扎头巾。
民国年间,男子普遍穿遍纳布鞋,女子穿软布鞋或扎花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兴穿贡呢面塑料底鞋,后逐渐出现泡沫底鞋、橡胶鞋、塑料凉鞋、皮鞋。90年代以来,皮鞋已普及,式样不断更新。袜子也从建国前的布缝袜、土线织袜过渡到洋线织袜、腈纶袜、尼龙袜,近年又时兴纯棉袜。但少部分农村人夏天仍不穿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妇女戴银、玉手镯,耳垂上穿孔戴金银耳环或玉坠;男女还有戴金、银、玉戒指的;小孩儿戴金、银、玉手镯、脚镯,项上戴长命锁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戴手镯、戒指的渐少,戴手表的渐多。“文化大革命”时期,戴耳环、戒子、手镯的寥寥无几。20世纪80年代开始,妇女戴手镯、耳环的和男女戴项链、戒指的习惯又恢复,小孩儿也有戴手镯、脚镯的。进入21世纪,三金(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成了城乡女青年结婚时普遍佩戴的首饰。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